[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5823.3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阁;张金霞;孙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克特低温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22;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03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压 低温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低温离心泵,尤其是适用于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中主流程液氧、液氮输送的一种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在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中取消氧压机、氮压机等设备,产品氧、氮的输送由气态输送变为液态输送,从而产生了对高压低温离心泵的需求。但由于高压低温离心泵工作温度较低(液氧-183℃、液氮-196℃)、压力较高,因此对高压低温离心泵的材料、结构、密封系统、控制系统等要求较高、设计和制造难度大,目前国内尚无厂家生产,一直由国外厂家提供。
但高压低温离心泵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①如图2示,筒体部件(16)进气口处使用弯管(18)焊接,弯管(18)焊接定位困难,同时增加焊缝,增大了泄漏危险。
②闭式叶轮(5)滑动装配有难度,由于单个闭式叶轮(5)的形位误差累计,最终造成转子超差。
③在支柱式电机支架(9)与筒体部件(16)连接部位装有绝热环,影响强度,易于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解决现有高压低温离心泵的筒体弯管焊接,闭式叶轮定位以及电机支架绝热环强度低、易变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其结构采用双筒体、多级结构、立式、直联结构,筒体部件(16)构成外壳为主要承压部件,首级中段(3)、中段(4)、末级中段(8)组成内芯为辅助承压部件;采用刚性转子设计;闭式叶轮(5)的级间增设辅助轴承(6);采用诱导轮(10)、闭式叶轮(5)、径向导叶(7)水力设计;采用平衡孔结构;采用迷宫密封结构,密封处设温度监测点;采用空心轴(1)、支柱式刚性电机支架(9),同时泵内部设置隔热环(2);在电机下部的轴承盒和天窗内安装吹扫干燥氮气装置;
所述筒体部件(16)取消弯管(18)结构,将法兰(17)直接与筒体直管(19)段焊接;
所述闭式叶轮(5)通过锁紧套((15)、键(11)、卡环(13)和内六角螺钉(20)直接固定在轴(1)上;
所述电机支架(9)直接与筒体部件(16)连接,同时在筒体部件(16)焊接安装 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处是:采用法兰直接与筒体直管焊接,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少尺寸误差,降低焊接难度,排除泄漏危险;采取闭式叶轮滑动装配新方式,避免单个叶轮的形位误差累计,最终造成转子超差,降低装配难度,实现逐级定位;刚性电机支架直接与筒体部件连接,强度好,尺寸稳定。本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技术质量优于国外产品,打破国外高压低温离心泵制造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节省了大量外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高压低温离心泵筒体部件入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筒体部件入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闭式叶轮定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图标:轴1、隔热环2、首级中段3、中段4、闭式叶轮5、辅助轴承6、径向导叶7、末级中段8、电机支架9、诱导轮10、键11、口环I12、卡环13、口环II 14、锁紧套15、筒体部件16、法兰17、弯管18、筒体直管19、内六角螺钉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高压低温离心泵采用双筒体、多级结构,筒体部件16构成外壳,为主要承压部件,首级中段3、中段4、末级中段8组成内芯,为辅助承压部件;采用立式、直联结构;转子采用刚性转子设计,闭式叶轮5的级间增设辅助轴承6;采用诱导轮10、闭式叶轮5、径向导叶7等水力设计;采用平衡孔结构,闭式叶轮5前后口环I12和口环II14的尺寸经过精确计算,工作点的轴向力几乎为零,残余轴向力由电机的轴承承受;采用迷宫密封结构,增设控制系统,实现低温密封,密封处设温度监测点,当温度低于某点时,系统报警,停车,保证设备安全;泵工作时下部处于冷箱内低工作温度,泵的上部处于环境温度,为避免冷量的传导,采用空心轴1,支柱式刚性电机支架9,减少接触面积,同时泵内部增设隔热环2,增大绝热系数;在电机下部的轴承盒和天窗内安装吹扫干燥氮气装置,降低氧浓度,避免水汽凝结,保证用氧安全。
在充分理解国外液氧、液氮泵的设计原理基础上,结合为用户实际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对泵作如下改进:
零部件均采用耐低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克特低温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克特低温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变频控制系统
- 下一篇:实现自动计时与自动漏气保护的天然气压缩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