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杆自动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7903.2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华;朱志远;朱蔓茹;吕加达;苏佳佳;朱胜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远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Q3/06;B23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阀杆切削设备。本发明于阀杆两端外圆的切削。
背景技术
阀杆的加工工序一般包括:锻压成型→两端外圆切削→冷挤压螺纹,目前,阀杆两端外圆切削一般由普通机床加工,一台机床需要一位熟练工操作,工件的装卸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工件切削精度由操作工人手动控制,其加工效率低、工件加工尺寸统一性差、加工精度低。而数控机床的价格贵,加工成本高,对操作工人水平要求高,且加工效率也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统一稳定、加工精度高、成本低的,能够自动上料、自动夹装、自动切削、自动下料的阀杆自动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主机台、刀架、横向拖板、纵向拖板、主轴箱、主轴、夹头、电动机、尾箱,主轴安装在主轴箱内,与电动机转轴连接,刀架通过横向拖板、纵向拖板安装在主机台上。主要是在刀架对面的主机台上设有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由物料输送盘、副纵向拖板、气动机械手和限位块组成,副纵向拖板的拖盘固定安装在主机台上,气动机械手固定安装在副纵向拖板上,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拖盘上,该副纵向拖板连接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缸体与拖盘固定连接,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与副纵向拖板固定连接;限位块上设有第一传感器,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尾箱上安装顶料气缸,尾箱的顶杆与顶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夹头连接自动夹紧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所述自动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气缸和卸料挺杆,卸料挺杆活动安装在夹头内孔中,在顶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三传感器;主机台尾部安装电脑控制装置,该电脑控制装置将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信号结合程序软件、控制软件,控制电动机和送料气缸、顶料气缸、夹紧气缸、卸料气缸的开关及横向拖板、纵向拖板的移动。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自动夹紧装置由夹紧气缸和机械抓夹机构组成,机械抓夹机构通过传动连杆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机械抓夹机构由夹头拉杆和传动连杆组成,夹头拉杆的一端连接着夹头,另一端通过传动连杆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卸料挺杆右端设有挺杆限位块,该挺杆限位块的外圆壁与夹头拉杆的内孔壁紧配连接安装,挺杆限位块的内孔与卸料挺杆的外圆面活动配合,卸料挺杆中间制有凸台,其右台面与挺杆限位块左端面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卸料挺杆左端活动安装在调节螺杆的内孔中,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螺纹与夹头拉杆内孔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可根据特定阀杆型号尺寸,设定各信号传感器的位置,通过电脑控制装置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装夹、自动切削、自动卸料的全自动阀杆加工,避免了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一致、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轴箱内自动夹紧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阀杆自动加工机,包括主机台1、刀架14、横向拖板2、纵向拖板3、主轴箱9、主轴27、夹头8、电动机21、尾箱,主轴27安装在主轴箱9内,与电动机21转轴通过皮带20连接,刀架14通过横向拖板2、纵向拖板3安装在主机台1上。
在刀架14对面的主机台1上设有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由物料输送盘10、副纵向拖板4、气动机械手7和限位块18组成,副纵向拖板4的拖盘28固定安装在主机台1上,气动机械手7固定安装在副纵向拖板4上,限位块18固定安装在拖盘28上,该副纵向拖板4连接送料气缸17,送料气缸17的缸体与拖盘28固定连接,送料气缸17的活塞杆与副纵向拖板4固定连接,如图2、图3所示。
限位块18上设有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为红外感应接触器,当阀杆工件碰到限位块18时即发送传感信号,该传感信号接通气动机械手7和送料气缸17工作电源,使气动机械手7夹紧阀杆工件,同时送料气缸17的活塞杆推动副纵向拖板4向主机台1中间移动。送料气缸17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尾箱上安装顶料气缸16,尾箱的顶杆6与顶料气缸16的活塞杆连接,如图2所示。
所述第二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当阀杆工件移动到夹头8与尾箱上顶杆6的轴线位置时,第二传感器发送传感信号,使顶料气缸16工作,其活塞杆推动顶杆6将阀杆工件推到夹头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远,未经朱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木复合式节能窗框中梃
- 下一篇:铝塑木复合式节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