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7912.1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姚辉军;陆龙泉;熊星;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控制 润滑油 飞溅 曲轴 配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它既是压缩机平衡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具有控制润滑油飞溅和定点增压供油的作用。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由于运动副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必须有良好的润滑系统确保压缩机正常运行。为确保润滑要求,制冷压缩机经常出现润滑油循环量过多的现象,过多的润滑油从吸气阀组进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为解决润滑油循环量过多问题,目前采用一种如图1所示的控制润滑油飞溅的增压供油润滑结构,包括吸油管1、曲轴2、曲轴螺旋槽3、曲轴平衡块4、配重片5、铆钉6、曲轴出油孔7、堵头8和侧向油孔9,配重片5通过铆钉6和曲轴平衡块紧固,堵头8置于曲轴出油孔7中。压缩机运行时,吸油管1将润滑油从油池中抽起,润滑油沿曲轴螺旋槽3爬升,到达曲轴出油孔7时,由于堵头8的作用,润滑油在此聚集使压力升高,迫使更多的润滑油流向侧向油孔9,然后流入摩擦副。这种润滑结构能防止过多的润滑油通过飞溅进入制冷系统。其缺点是增加了堵头8及其装入出油孔的工艺,增加了成本。同时,配重片5置于曲轴平衡块4上,是一种单个平面布置的平衡结构,倾覆力矩较大,平衡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润滑油因飞溅而导致过量进入制冷系统,又能保证压缩机更好的平衡性能的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包括吸油管、曲轴、曲轴平衡块和配重片,所述曲轴上设有曲轴螺旋槽、曲轴侧向油孔和曲轴出油孔,所述配重片的一侧为外凸内凹的盖帽,该盖帽套设于所述曲轴的顶端并将所述曲轴出油孔堵住 。
上述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片通过所述盖帽与所述曲轴之间过盈装配。
上述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片的外侧还叠加套设有配重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既能达到压缩机运行的平衡功能,又能控制润滑油的飞溅,可有效地防止润滑油飞溅而导致过量进入制冷系统。相对现有压缩机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结构而言,它不需要堵头,减少了零件和装配工艺,降低了成本,同时能满足压缩机运行的平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飞溅的曲轴配重结构包括吸油管1、曲轴2、曲轴螺旋槽3、曲轴平衡块4、配重片5、曲轴出油孔7、配重片凸起结构17、配重片凹槽结构18和曲轴侧向油孔9,配重片5置于曲轴2的上方,和曲轴平衡块4组成对称布置的平衡结构,大大减小了倾覆力矩,平衡性能更好。配重片5上设有凸起结构17和凹槽结构18,配重片5通过凹槽结构18与曲轴2进行过盈装配,装配完成后,凸起结构17和凹槽结构18将曲轴出油孔9堵住,阻止润滑油从此处飞溅,实现润滑油的定点增压供油和油循环量的控制,降低成本,提高压缩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的油泵
- 下一篇:集风与全封闭式保护立式多层风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