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8037.9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申华;孙志宏;冉丹;何东;欧玉俊;李志瑶;唐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圆织机 分线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带圆织机是使用分线盘(也称齿形轮、开口轮)进行开口的(如图1所示),如美国专利US3,815,643、US5,246,040以及中国专利94118156.1等。分线盘的盘齿上含有导针,在前进的过程中导针与环形筘筘片啮合产生自转,并依靠其齿顶的线槽(称为顶槽)以及齿根的线槽(称为底槽)携带不同的纱线并将纱线分离,形成梭口以使梭子携纬纱从梭口中穿过,从而完成交织。现有分线盘零件通常只适用于平纹和飞数较小的斜纹组织,应用于飞数较大的组织时会造成分线盘的导针啮合性能下降,造成分线盘自转精度不高,无法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另外,当需要改变组织形态时需要将分线盘组件整个更换,造成织机配件的闲置,新配件加工成本较高,仓储和管理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使用插片来改变分线盘顶槽与底槽的组合形式,使其能灵活地获得多种基本织物组织、变化织物组织,以解决现有的水带圆织机分线盘织造样式单一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包括盘体,盘齿,用于啮合的导针和将纱线上下分开的底槽,所述的盘齿均匀分布在盘体外围;所述的盘齿的顶端配有导针;所述的盘齿顶部左右两侧的槽道内插入有插片。
所述的插片顶端开有线槽,左右两侧开有插槽。
所述的插片数量由织物组织确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通过改变盘齿结构,在盘齿上面插入插片,改变分线盘顶槽与底槽的组合形式,能在保证分线盘啮合性能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要方便灵活地改变织物开口规律,不需要将分线盘组件整个更换,即可获得所需要的织物组织,减少了配件更换的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盘体、插片规格统一,加工成本较低,方便部件的仓储和管理,同时也可与现有水带圆织机的分线盘进行互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带圆织机原分线盘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线盘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片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线盘盘体与插片的组装示意图。
1.盘体 2.盘齿 4.底槽 5.导针 6.槽道 7.插片 8.线槽 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一种改进的圆织机分线盘包括盘体1,盘齿2,用于啮合的导针5和将纱线上下分开的底槽4,所述的盘齿2均匀分布在盘体1外围;所述的盘齿2的顶端配有导针5;所述的盘齿2顶部左右两侧的槽道6内插入有插片7;所述的插片7顶端配有线槽8,左右两侧配有插槽9;所述的插片数量由织物组织确定。
如图4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插片7插入分线盘盘齿2的槽道6内,此时由于插片7顶端配有线槽8,使得原来盘齿2的底槽4变为线槽8,没有被插入插片7的底槽4还保持为底槽4。圆织机的筘片采用一穿一空的方式穿入经纱,分线盘盘齿2上的导针5与没有穿入经纱的筘片槽相啮合,不携带纱线。因而,当分线盘与筘片相啮合转动时,位于线槽8的纱线被导入到梭子的上方,位于底槽4的纱线则被导入到梭子的下方,从而形成一个可供梭子通过的梭口,完成交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辊式收放线装置
- 下一篇:出线管理装置的快装式线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