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耐磨蚀泵用轴承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8594.0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邵雯;陈兴;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耐磨 蚀泵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轴承体装置,特别是适用于输送油浆、煤炼油、煤油混合等高吸入压力卧式离心泵中的轴承体。
背景技术
在输送高温、高吸入压力、磨蚀严重的介质时,由于泵进口压力高,叶轮处承受着很高的轴向力、径向力,加之介质温度过高,达180℃,那么对轴承体装置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即要平衡大轴向力、径向力,又要使轴承温度不能过高而影响运行及使用寿命。针对以上要求,对配套泵的轴承体装置应进行适宜耐高温、高压的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耐高温、高压、高磨蚀离心泵中的新型轴承体装置,该新型轴承体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易装配、耐高压、散热好、密封可靠、方便维护等特性,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泵端轴承采用一列圆柱滚子轴承,动力端轴承采用二列角接触球轴承,在两端轴承之间的轴承体上开有润滑腔且装入润滑油,在润滑腔下方的轴承体上加工有冷却腔,冷却腔的进、出口分别连接冷却水进口接头和冷却水出口接头。泵端的一列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大的径向力;动力端的二列角接触球轴承,通过圆螺母及止动垫圈锁紧后,可承受大较大的轴向力及残余径向力;润滑腔采用稀油润滑,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加上轴承箱底部的强制循环冷却腔,散热效果可大大提升。
在靠泵端所述的前轴承盖处的轴上,依次装有挡水环、挡水板和挡水圈,采取多层防护,防止介质进入轴承,而烧毁轴承,有效保护轴承;在前、后轴承盖处设置有骨架油封,可防止润滑油的泄漏,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保护轴承。
所述的冷却腔中内壁交错设置有隔板,隔板之间形成蛇形的往复流道,冷却腔下侧的开口用轴承箱下盖封闭,可使热传递增强,进一步加强散热。
所述的润滑腔的下部设有油标,在上部设有加油口,便于观测油位,对轴承及时维护,同时加油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即解决了由于泵进口压力过高而产生的过高轴向力、径向力问题,又解决了由于重载且介质温度的过高,而导致轴承温度过高的现象,使整泵在高温、高压、重载条件下运行稳定、可靠,便于维护,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体冷却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1、前轴承盖2、骨架油封3、圆柱滚子轴承4、角接触球轴承5、后轴承盖6、骨架油封7、圆螺母8、止动垫圈9、轴承体10、轴承箱下盖11、挡水圈12、挡水板13、挡水环14、机械密封15、轴套16、冷却水出口17、冷却腔18、冷却水进口19、隔板20、润滑腔2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将一对角接触球轴承5装于轴1的动力端,并用圆螺母、止动垫圈锁紧;将一圆柱滚子轴承装于轴1的泵端。装进轴承体10后,在动力端处用用后轴承盖6压紧在轴承体10上,同时在轴承体10靠泵端一侧装上前轴承盖2,并在前轴承盖2与泵体之间的轴1上依次装上挡水圈12、挡水板13和挡水环14。最后在轴承体10下端的冷却腔18开口装上轴承箱下盖11,并在轴承体10对应的位置装上冷却水出口17和冷却水进口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新模块开发方法
- 下一篇:显示交通信息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