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或微米中药TDP治疗滚筒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9083.0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陈志强;费哲伟;李世亭;张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1N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2021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微米 中药 tdp 治疗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辐射方式进行治疗或保健的纳米或微米中药TDP治疗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保健上使用的特定电磁波谱辐射治疗器即TDP辐射治疗器的结构形式较多,如刚性结构的治疗头以及柔性结构的治疗带、治疗毯等。刚性结构的治疗头温度较高,通常设计在250~350℃左右,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柔性结构的治疗带或治疗毯是由带电热丝的电热毯及其设置在上面包括块状TDP板的网状治疗体组成,由于其温度可控制在人体、牲畜或其他生物体所适应的温度范围内,其网状治疗体可直接与被治疗者的身体表面直接接触,同时,因其可以挠曲而随身体表面弧度而改变接触面积,其使用更加方便,且治疗效果也有较明显改善,特别是在网状治疗体还设置纳米或微米中药块时,还可适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其效果更佳。但由于上述结构的辐射治疗器都不能对治疗保健部位进行按摩,因此,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通过对生物体治疗保健部位进行按摩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的纳米或微米中药TDP治疗滚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或微米中药TDP治疗滚筒,包括电热辐射本体,电热辐射本体设有纳米或微米中药TDP的辐射层,所述辐射本体圆管状,辐射本体由其端部固定连接有可用手握持的支架,辐射本体外部同轴活动连接有镂空状的按摩滚筒,按摩滚筒上凸出有用于按摩的圆滑突出物。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电热辐射本体外部设有带按摩突出物的按摩滚筒,因此,生物体在接受TDP辐射治疗的同时,将本治疗滚筒的按摩滚筒上的圆滑突出物与生物体治疗保健部位肌肤接触,适当用力压推本治疗滚筒使按摩滚筒转动,按摩滚筒上的突出物可对治疗保健部位进行按摩,以加快治疗保健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电磁辐射治疗效果。所述圆滑突出物是指单个突出物的形状是球面或者无锐角的圆锥台面的一部分中的一种,数个圆滑突出物形状可以是其中一种的单一结构形式,也可以是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使用,可根据治疗保健目的不同确定。
优选的,所述电热辐射本体包括管状的基体,基体外部由辐射层包覆,辐射层由依次包覆在基体外部的电热层、耐热纤维织物层和纳米或微米中药TDP层组成;所述按摩滚筒通过两端设有轮毂及轴承滚动支撑在基体两端设有的支撑端上;所述支架呈C形,支架的C形两端分别与基体两端的支撑端固定连接,支架的C形中部向外弯曲的方向设有手把。支架根据结构尺寸大小可分别采用L形、三边框形或者C形结构,C形结构稳定性较高,产品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寿命长。所述电热层即电加热层,可采用常用的电热毯结构及组成,采用固态电路并辅以温度控制,温控档位27,温控范围为40~100℃制作即可,这些都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故不需赘述。耐热纤维织物层可采用耐热布制作,其耐热温度大于或者等于120℃纤维织物即可。当基体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时,其重量轻,使用省力、方便。
优选的,所述按摩滚筒呈桁架结构,桁架的相邻棂条间形成按摩滚筒的镂空部分;所述突出物与桁架的棂条形成一体。按摩滚筒可采用聚四氟乙烯铸造成型或者采用不锈钢冲压后焊接成型,其加工简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或微米中药TDP层由组方或单方中药、TDP的纳米或微米级粉末组合物配以生物无毒粘合剂,粘合在耐热纤维织物层表面上。制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走线方式可通过支架及手把、基体等设有穿线孔的方式实现,在不影响安全和使用方便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实现方式,这些都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需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治疗保健对象、目的,设计制作不同大小规格、不同中药组方或单方及TDP的纳米或微米级粉末的治疗滚筒,如针对普通保健或者某种特定疾病,其规格大小、中药组方或单方及TDP的纳米或微米级粉末均可有所区别。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全身辐射治疗按摩,当采用特定中药组方或单方及TDP的纳米或微米级粉末时,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小腿部的治疗按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治疗保健部位进行按摩,加快治疗保健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辐射治疗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图2中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