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玻璃安瓿锯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9191.8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玻璃 安瓿 锯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且使用方便、安全的玻璃安瓿锯掰器。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锯掰玻璃安瓿配置药液是每日进行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此项工作的操作规范流程是:用小砂轮环绕安瓿颈部割一锯痕;用浸有酒精的消毒纱布或蘸有消毒液的消毒棉签对凹痕处进行消毒处理;用手将凹痕上部的安瓿颈体折掉;取药,整个操作过程中存在有以下的隐患与不便之处:
(1)小砂轮单独放置,每用一次均需医护人员重新拿取很不方便、浪费时间;
(2)赤手折安瓿颈时操作者很容易受伤,经常会出现玻璃碎裂而意外割伤或扎伤操作者的手,使医护人员遭遇无为的身心痛苦,同时药液多会被污染;
(3)整个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频繁的更换操作工具,无形之中复杂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4)用其他物体(如镊子)敲击安瓿颈,虽然可以避免手受伤,但它是临床必须杜绝的违规操作,因为此法会使玻璃破碎产生碎片落入药液中污染药液和使微粒增多,直接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已有关于玻璃安瓿锯掰器的专利, 如ZL200820112805所公开的玻璃安瓿瓶锯掰器,在使用时先将玻璃安瓿颈部伸入带有砂轮的圆孔旋切一圈,再按瓶颈大小套入基板上所设的圆孔内掰断,此操作过程虽然可以方便、安全、省力的锯安瓿、掰安瓿和预防手的意外伤害,但其忽略了锯与掰的中间步骤即医护人员每锯安瓿一个,之后必须再拿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后掰安瓿,故其尚未从根本解决操作过程中工序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并进一步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在开启玻璃安瓿时的规范操作流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的玻璃安瓿锯掰器,使用该玻璃安瓿锯掰器在开启玻璃安瓿时所有步骤均可一次完成,无需更换操作工具。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多功能玻璃安瓿锯掰器,包括带有把手的基体,基体上设有锯割器和至少一个掰折孔,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上还留有安装消毒纱布的卡扣孔,该卡扣孔周边设有凹槽,该凹槽中卡有一环状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为:
所述的基体还留设有锯割孔,该锯割孔的内壁嵌固有锯割器。
所述锯割器为砂轮或金刚石刃具或陶瓷刀。
所述掰折孔至少有三个,且直径大小不同,该三个掰折孔的直径分别为:3mm-8mm、5mm-10mm和8mm-15mm。
所述扣件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
所述扣件上设有一拉环。
所述凹槽底有一通口,所述扣件底部设有一凸端,该凸端置于通口中。
所述扣件铰连于基体上,该扣件合扣于凹槽中。
所述基体的材质为聚乙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集锯割器、消毒设施、掰折孔及手柄于一体,可在不换手、不更换工具的情况下一次完成锯割、除屑与消毒、掰折安瓿瓶颈等系列操作,使目前需要双手配合至少反复三次才能够完成的工序,一次即可轻松规范的完成,极大优化了的配液操作流程和简化了医护人员的重复劳动,从而可极大提高配液效率;同时可有效杜绝医护人员因工序的繁琐而忽略对玻璃安瓿锯痕处的消毒和除屑,使繁琐且容易出现纰漏的工序变得简单而科学规范,从而确保流程执行准确无误。
(2)医护人员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安瓿锯掰器,不仅能够安全方便的将玻璃安瓿掰开,确保操作时手不意外受伤,而且能够确保药液不被污染,极大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效果和所配药液的质量,极大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身心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安瓿锯掰器便于携带,同时可以方便的用于各种灾害救助、战场急救、家庭自我治疗护理及应急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壁设有凸起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上设有拉环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凹槽底部设有通口的玻璃安瓿锯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其上设有凸端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性复合发泡隔热层和隔热砖
- 下一篇:悬臂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