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滴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9582.X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久清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滴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点滴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或其他医疗单位,当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将液体药物装于输液瓶中,再采用静脉注射管将液体药物注射到人体血管中,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或方法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当输液瓶中的液体药物接近输完时,必须由病人或看护者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换药,会使空气进入血管,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类事故实际操作中频频发生,在打点滴的过程中,病人或看护者难免有犯困或疏忽的时候,医院的医务人员也不可能一直在病人身边看护,因此,如何使点滴在快要输完时发出报警提醒病人或看护者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换药或做其他处理,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点滴报警器,在药液输完时,可自动发出渐变报警音提醒病人或医务人员注意,可防止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报警装置,其改进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比较电路、电源电路、报警电路,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电路及报警电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由电阻(R1)、发光二极管组成,比较电路由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光敏晶体管(G1)和比较器组成,报警电路由电阻(R5)、晶体管(G2)、二极管(D1)、蜂鸣器及继电器组成;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比较器的电源正极端、继电器的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继电器的动触点(KJ)及开关(K)的一端连接,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光敏晶体管(G1)的发射极、电阻(R4)的另一端、比较器的电源负极端、晶体管(G2)的发射极、蜂鸣器及电源的负极连接,光敏晶体管(G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比较器的一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晶体管(G2)的基极连接,晶体管(G2)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一端与继电器的动触点(KJ)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病人输液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看护的问题,在输液瓶中的液体输完时,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渐变报警音提醒病人或看护者告知医务人员换药或者进行其他处理,避免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病人或看护者及医护人员疏忽而没有注意到药液输完导致的一些事故,病人及看护者及医护人员不必时刻注意着输液瓶中药液,可以使得病人及看护人员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久清,未经张久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骨科的吸引器头
- 下一篇:一种可与钢丝相连接的接骨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