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541.2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岳亚新;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清能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铸锭 炉调功 电源 控制器 | ||
1.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1)、第二电流互感器(2)、第三电流互感器(3)、第一电流电压变换电路(4)、第二电流电压变换电路(5)、第三电流电压变换电路(6)、键盘电路(7)、电源电路(8)、控制信号输入电路(9)、微处理器(10)、第一驱动电路(11)、第二驱动电路(12)、第三驱动电路(13)、第一可控硅组(14)、第二可控硅组(15)、第三可控硅组(16)、温度测量电路(17)、显示电路(18)和报警电路(19)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流互感器(1)、第二电流互感器(2)、第三电流互感器(3)的一次端分别穿到对应相被测回路中,第一电流互感器(1)、第二电流互感器(2)、第三电流互感器(3)的二次端分别与第一电流电压变换电路(4)、第二电流电压变换电路(5)、第三电流电压变换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电压变换电路(4)、第二电流电压变换电路(5)、第三电流电压变换电路(6)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10)的A/D口连接;第一驱动电路(11)、第二驱动电路(12)、第三驱动电路(13)的输入端分别与微处理器(10)的三个I/O口连接。第一驱动电路(11)、第二驱动电路(12)、第三驱动电路(13)的输处端分别与第一可控硅组(14)、第二可控硅组(15)、第三可控硅组(16)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可控硅组(14)、第二可控硅组(15)、第三可控硅组(16)的输出端分别与外接负载的输入端连接;键盘电路(7)、控制信号输入电路(9)、显示电路(18)和报警电路(19)分别与微处理器(10)的I/O口连接;温度测量电路(17)与微处理器(10)的A/D口连接;电源电路(8)与微处理器(10)的电源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1)、第二电流互感器(2)、第三电流互感器(3)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变比根据被测电流不同选择不同变比,分别为25A/0.1A、50A/0.1A、75A/0.1A、100A/0.1A、150A/0.1A、200A/0.1A、300A/0.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流电压变换电路(4)、第二电流电压变换电路(5)、第三电流电压变换电路(6)分别由10欧姆2W电路将电流信号转换成交流电压信号,再通过肖特基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后获得直流电压信号送给微处理器(10)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电路(11)、第二驱动电路(12)、第三驱动电路(13)由光耦作为驱动,光耦选用MOC30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调功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控硅组(14)、第二可控硅组(15)、第三可控硅组(16)选用反并联可控硅或MTC系列可控硅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清能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清能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5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彩色光的太阳能地砖
- 下一篇:集储气钢瓶运输、固定于一体的手推气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