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609.7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臻;鲁先龙;陈培;贺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锚掏挖 复合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
背景技术
掏挖基础是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一般适用于黄土和粉土等具备掏挖条件的土层中。当设计荷载较大时,掏挖基础需要较大尺寸才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材料用量很大,且需掏挖很大深度,施工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掏挖为人工掏挖,需工人进入基础坑内进行掏挖,掏挖太深存在人员安全问题。
近年,螺旋锚基础开始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使用,如图1所示,螺旋锚的基本构造主要由锚杆1和螺旋型锚片2组成,沿锚杆1的轴向方向均匀焊接有若干螺旋型锚片2,通过螺旋锚钻机沿图1中箭头所指扭力方向将螺旋锚钻入土体中,随着锚杆1的不断钻入,螺旋型锚片2也嵌入周围土体,因此螺旋锚基础具有较好的抗拔和抗压承载力。
为此,本申请将螺旋锚与掏挖基础相结合,形成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掏挖基础部分尺寸和埋深,减少土方掏挖量,且可以节约材料用量;另一方面,更便于施工,降低人工掏挖过程中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减少土方掏挖量、节约材料用量,保证施工安全的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其包括螺旋锚和掏挖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锚置于掏挖基础的底部,所述螺旋锚的上部伸入到掏挖基础中并与掏挖基础相固接。
其中,所述螺旋锚的数量至少为两根。
其中,所述螺旋锚包括锚杆和螺旋型锚片,所述锚杆的上部伸入到掏挖基础中,且沿锚杆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螺旋型锚片。
其中,所述掏挖基础由配筋和混凝土浇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与掏挖基础相比,由于螺旋锚的存在,螺旋锚与掏挖基础共同承载,可以有效地减少掏挖基础部分尺寸和埋深,减少土方掏挖量,且可以节约材料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由于采用螺旋锚与掏挖基础相结合,使得掏挖基础部分的掏挖深度减小,降低了人工掏挖过程的危险性,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螺旋锚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螺旋锚在掏挖基础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施工完成后、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螺旋锚,11-锚杆,12-螺旋型锚片,2-掏挖基础,21-配筋,22-混凝土,3-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包括上部掏挖基础1和下部螺旋锚2,螺旋锚置于掏挖基础的下部,将螺旋锚锚杆伸入掏挖基础中,使掏挖基础和螺旋锚共同作用,形成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
螺旋锚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如图3所示,本例中采用四根螺旋锚,螺旋锚1主要由锚杆11和螺旋型锚片12组成,螺旋锚的锚杆11上部伸入掏挖基础2中,且沿锚杆11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螺旋型锚片12,使螺旋锚与掏挖基础固接在一起共同承力。
掏挖基础2主要由配筋21和混凝土22浇注成型,掏挖基础的纵剖面可以呈矩形、梯形、阶梯型或矩形与梯形相结合的任意形状,本例中掏挖基础的纵剖面上部呈矩形、下部呈等腰梯形。
该复合基础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先用螺旋锚钻机将四根螺旋锚1钻入土体中相应深度。
2、人工掏挖上部掏挖基础2的基坑3,然后放入掏挖基础2的配筋21。
3、将螺旋锚的锚杆11上部伸入到掏挖基础2中。
4、向基坑3中浇注混凝土22,使混凝土22、配筋21、螺旋锚1胶结成一体,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将螺旋锚基础和掏挖基础组合作用,形成螺旋锚掏挖复合基础,与掏挖基础相比,能够较少土方掏挖量、节约材料用量,同时更易保证施工安全。该复合基础主要应用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特别是对于黄土或粉土等具备掏挖条件的地质条件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音增强型音箱
- 下一篇:2D/3D可切换、景深可调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