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色套印加热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1056.7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斌;彭江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色 套印 加热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色套印过程自动加热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消费品的视觉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高档印刷品。而这些色彩的要求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大都是经过三原色油墨通过叠加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各色油墨都是按照一定的印刷顺序印刷的,在下一色油墨印刷之前,前一色油墨一定要经过干燥,其中干燥程度与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和视觉效果。如果干燥时间太长,纸张就会发生变形,影响套印的精度,如果干燥时间太短,干燥不良就会影响下一色组的印刷,出现明显的拉墨和串色。因此在不同色组之间加装一个可以精确控制油墨干燥程度的装置及其相对应的干燥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多色套印过程中出现的油墨干燥方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油墨光洁度控制的远线外加热装置,其能实现在多色套印过程中对油墨的适当干燥,提高印刷品的套印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色套印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两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远红外加热器,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的受控端与一PLC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PLC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光洁度仪,所述的光洁度仪设于具有带干燥油墨纸张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洁度仪有两个,一个位于所述远红外加热器的作用范围的边缘;另一个位于所述远红外加热器的作用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洁度仪、PLC中央处理器和远红外加热器通过印刷油墨表面光洁度来精确调整纸张的加热效果,使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率较高,能耗降低,且无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加油墨干燥的精度更高,套印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PLC中央处理器的处理流程框图。
其中:11为压印滚筒I;12为压印滚筒II;2为纸张;31为印版滚筒I;32为印版滚筒II;
4为PLC中央处理器;51为光洁度仪I;52为光洁度仪II;6为远红外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色套印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两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远红外加热器,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的受控端与一PLC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PLC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光洁度仪,所述的光洁度仪设于具有带干燥油墨纸张的上方。
具体的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确定的若干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本实施例中,我们以常用的两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为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两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即压印滚筒I11、压印滚筒II12、印版滚筒I31、印版滚筒II32,纸张2、PLC中央处理器4、光洁度仪51、52、远红外加热器6。该远红外加热器6安装在两组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纸张2具有待干燥油墨一侧,两支光洁度仪5安装在纸张2具有待干燥油墨一侧的上方,且两支光洁度仪5之间的距离确定。光洁度仪I51与光洁度仪I I52所对应的纸张2的位置处于远红外加热器6的作用范围之内,其中光洁度仪I51刚好位于红外加热器6的作用范围的边缘,这里要说明,所述红外加热器6的作用范围是确定的。请参照图2,图2是PLC中央处理器的处理流程框图,系统运作时,首先,光洁度仪I51与光洁度仪II52将纸张2上两点的光洁度测试结果传递给PLC中央处理器4,PLC中央处理器4根据已存储在PLC中央处理器4中光洁度仪I51与光洁度仪II52之间的距离配合远红外加热器4作用的范围,控制当前远红外加热器6的加热功率,使纸张上的油墨在经历完远红外加热器6加热后能够达到可以进行下一色组印刷的要求。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加油墨干燥的精度更高,套印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1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色印刷机周向、轴向、斜向调版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可控制照明亮度之LED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