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隔热纸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1410.6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阮见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域纸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4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隔热 纸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隔热纸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的经济迅猛的发展,一次性纸杯作为应用便当的生涯用品,居家旅行,携带方便已成为家庭、餐馆、办公室等场所必不可少的日用花费品。其多变的造型、鲜艳的颜色、不怕摔打的特性,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目前市场销售的纸杯,在结构设计上,一般采用单层纸制作,一般都会存在纸杯强度低,盛装热水后,杯体容易产生变形,而且隔热效果差也不防滑。
虽然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920079291.2)公开了一种新型纸杯,但是这种纸杯是双层结构的,也就是纸杯的杯身由外杯身和内杯身两层构成的,虽然可以增加杯身的硬度,并且通过内杯身和外杯身的空隙来达到的隔热效果。但是由于这种纸杯的内杯身和外杯身需要设定一定的空隙,这样就造成纸杯内外层之间容易出现杯身部分凹凸不平,杯身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隔热纸杯,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防滑、隔热以及凹凸不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层隔热纸杯,包括底座以及由内层纸杯体和外层纸杯体组成的双层纸杯体,每层纸杯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加强筋,由所述凹凸不平的加强筋组成的面为凹凸面,所述内层纸杯体和所述外层纸杯体之间密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层纸杯体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层纸杯体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其外表面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层纸杯体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层纸杯体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其外表面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凸不平的加强筋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凹凸不平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凸不平形状包括圆点形、条形、波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纸杯是倒梯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层隔热纸杯具有很好的强度,并且盛装水后不易变形,并且由于设置凹凸不平的形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和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双层隔热纸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拆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柱形双层隔热纸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拆分图。
【图号对照说明】
1底座 2内层纸杯体
3外层纸杯体 4凹凸面
5光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层隔热纸杯,包括底座1以及由内层纸杯体2和外层纸杯体3组成的双层纸杯体,每层纸杯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加强筋,由凹凸不平的加强筋组成的面为凹凸面4,内层纸杯体2和外层纸杯体3之间密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双层隔热纸杯可以是倒梯形(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圆柱形(如图2所示)。
为了更方便地看到双层隔热纸杯的结构,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双层隔热纸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拆分图,如图所示。内层纸杯体2的内表面为光滑面5,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外层纸杯体3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其外表面为光滑面5(图1未示出,见图2所示)。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结构,还可以是如下的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倒梯形双层隔热纸杯的内层纸杯体2的内表面为光滑面5,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外层纸杯体3的内表面为光滑面5,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
实施例2:倒梯形双层隔热纸杯的内层纸杯体2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其外表面为光滑面5;外层纸杯体3的内表面为光滑面5,其外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
实施例3:倒梯形双层隔热纸杯的内层纸杯体2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其外表面为光滑面5;外层纸杯体3的内表面为设有加强筋的凹凸面4,其外表面为光滑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域纸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域纸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1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