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辋面罩组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2386.8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8 | 分类号: | B60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罩 组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轮辋面罩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轮辋是汽车车轮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轮辋,通常设置有轮辋面罩,大部分轮辋面罩都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轮辋上。
但是,如果轮辋面罩与轮辋来自不同的供应厂家,轮辋面罩与轮辋的配合精度就很难保证,从而导致轮辋面罩与轮辋之间卡扣的紧固力不够,轮辋面罩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辋面罩组件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轮辋面罩与轮辋间紧固力不够易脱落的缺陷,提高轮辋面罩的安装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辋面罩组件,其中,包括:
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中心部分形成有螺母容置槽,所述螺母容置槽的底面开设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固定螺母。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面罩本体的中心部分形成有拔模管柱;所述螺母容置槽为形成在所述拔模管柱周边的拔模凹槽。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孔为锥形孔,用于与固定螺母端部的锥形面抵触限位。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锥形孔的锥形面与所述拔模凹槽底面法向的夹角为30-45度之间。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锥形孔的锥形面与所述拔模凹槽底面法向的夹角为30度。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
压盖,扣接在所述拔模管柱上,所述压盖的面积超出所述拔模管柱的端部面积,遮盖在所述固定螺母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盖的边缘形成有撬口。
如上所述的轮辋面罩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面罩本体的内侧边缘处还设置有卡扣或卡勾,用于与轮辋上设置的卡勾或卡扣进行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
如上所述的汽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螺母为车轮螺母,穿过所述安装孔对带有所述轮辋的车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及汽车通过固定螺母对面罩本体的限位,增加了面罩的紧固力,降低了汽车行驶中轮辋面罩脱落的风险,提高了轮辋面罩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中的压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面罩本体; 2-螺母容置槽; 3-安装孔;
4-拔模管柱; 5-固定螺母; 6-轮辋;
7-压盖; 8-撬口; 9-钢丝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中的压盖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辋面罩组件包括面罩本体1,该面罩本体1的中心部分形成有螺母容置槽2,螺母容置槽2的底面开设多个安装孔3,用于穿设固定螺母5。固定螺母5将面罩本体1与轮辋6以及车轮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螺母5对轮辋面罩的紧固限位降低了轮辋面罩脱落的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面罩本体1的中心部分形成有拔模管柱4,螺母容置槽2为形成在拔模管柱4周边的拔模凹槽,从而使固定螺母5安装在拔模凹槽中,避免固定螺母5外露受损。
进一步地,螺母容置槽2的底面开设的安装孔3为锥形,可以与固定螺母5端部的锥形面抵触限位,降低轮辋面罩的脱落风险。
优选的是,上述锥形孔的锥形面与拔模凹槽底面法向的夹角为30-45度之间,其中30度为最佳限位角度。
轮辋面罩组件还优选包括压盖7,可通过钢丝圈9扣接在拔模管柱4上,压盖7的面积超出拔模管柱4的端部面积,遮盖在固定螺母5的外侧,压盖7可以起遮挡作用,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泥水对螺母连接处产生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