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2488.X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峰;龙智南;蒋爱蓉;丁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厚壁筒型 锻件 热处理 淬火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站压力容器的进出口接管锻件为厚壁筒型锻件,其壁厚超过500mm。对于这种厚壁筒型锻件,现有的热处理方法是:如图1所示,使用带有芯棒1的托盘2,将工件10放置于托盘2上,芯棒1穿过的中心孔;使工件10与芯棒1和托盘2加热、水淬。
这种热处理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在热处理过程中,工件10中心孔放置的芯棒1与工件10一起加热、水淬,芯棒1会明显地阻碍淬火时工件10内部的水流,从而影响工件10的冷却效果;
2、芯棒1与工件10一起加热、冷却,其热量是通过其内壁的水流带走,故芯棒1自身的热量也减慢了工件10的冷却效果。
而工件10的冷却条件不佳,易出现冲击韧性不合格,造成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它可以改善工件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内圆环、外圆环,外圆环套设于内圆环的外缘,两个圆环同心设置;两个圆环一体成型。
所述内圆环的内孔为喇叭口,喇叭口的最小直径略大于工件的内孔直径。所述内圆环的外缘为圆形,内圆环的外径略小于工件的外径。
所述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
所述外圆环的厚度比内圆环的厚度小250mm。
所述内圆环和/或外圆环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孔。
所述内圆环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径向延伸的导流槽。所述外圆环的导流槽的径向尺寸为400mm。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核电站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锻件的热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热处理淬火过程中工件附近的水流状态,从而改善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状态,加强水冷效果,最终提高锻件的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采用现有技术对厚壁筒型锻件进行热处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对厚壁筒型锻件进行热处理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芯棒, 2为托盘,
10为工件, 20为托盘,
30为吊具,
21为内圆环, 211为导流槽,
22为外圆环, 221为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用于对壁厚超过500mm的厚壁筒型锻件进行热处理,包括内圆环21、外圆环22,外圆环22套设于内圆环21的外缘,两个圆环21、22同心设置,内圆环21与外圆环22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
外圆环22的厚度比内圆环21的厚度小250mm,使工件与质量大的外圆环22保持一段距离,有利于减小托盘本身热量对工件冷却的不利影响。
内圆环21、外圆环22的轴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导流孔;
内圆环21的顶部设置有8个径向延伸的导流槽211,导流槽211的作用是加强对工件底部的冷却;
外圆环22的顶部设置有8个径向延伸的导流槽221,导流槽221的径向尺寸为400mm,淬火时,大量的水可以由导流槽221通过以冷却工件外壁。
内圆环21的内孔为喇叭口,喇叭口的最小直径略大于工件的内孔直径,这样能够使工件在水中向下串动时有更多的水进入接管内壁,加强工件内壁的冷却效果。
内圆环21的外缘为圆形,内圆环的外径略小于工件的外径,以尽量减小在水中上下串动时托盘对工件外壁水流的干扰。
内圆环21、外圆环22、加强筋通过整体浇铸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将工件10放置在本实用新型淬火托盘20上加热,淬火时采用两点或三点吊具30将托盘20和工件10一起吊运至水槽冷却。
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芯棒,工件内壁的水冷效果明显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内孔为喇叭口设计,能够加大工件向下串动时内壁的水流量,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帮助飞机的领航的自动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弹性联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