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热用可调流量平衡二通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2552.4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东;刘勇;高国友;马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可调 流量 平衡 二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流量的阀门,还涉及一种既可调节流量,又具有流量平衡功能的阀门。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是目前我国最基本的供热方式,热计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的计量方式仅仅按照面积计费,无法体现收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同时按面积收费的供暖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无法调动人们的供暖节能意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合理的计量方法可以节能20~30%。
目前部分地区试行的热计量方法有热表计量法和温差面积法。
热表计量法主要是机械热表或超声波热表加温控阀的方法,在天津地区使用较多,这种法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比较稳定,但由于中国的水质较脏、热表精度不高以及建筑楼层间热传导的问题,该方法并不十分适合。
温差面积法是通过测量进回水温度,并根据面积、朝向、楼层等因素,设定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用户使用的热量。这种方法在东北、山西等地区使用较多,其解决了热表质量不高、管路易堵塞的问题,但该方法没有实现精确计量,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是大流量区域控制阀,容易出现水利失衡的现象。
时间面积法是较为适合可行的方法,但时间面积法的前提是系统的平衡,其重要条件是每一管路需要一个维持管路平衡的平衡阀,同时该阀门应兼备可调节设定的功能。目前还没有能完全满足时间面积法设计需要的阀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没有被现有技术所披露的具有调节设定功能的二通阀,进一步提供一种既具有动态平衡功能,又具有调节设定功能的二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热用可调流量平衡二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18)、下阀体(26)和上盖(16),所述阀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阀杆(1)、阀芯内筒(2)和阀芯外筒(3),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阀芯弹簧(13)、截流罩(5)、密封垫(6)和挡圈(7),所述阀杆置于所述阀芯弹簧、所述截流罩和所述密封垫内,所述挡圈将所述阀芯内筒和所述截流罩的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阀芯外筒内,所述阀芯外筒外部与所述上盖内部配合连接,所述阀芯外筒下部设有一开口,所述截流罩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阀芯外筒下部的开口相配合的开槽,所述阀芯内筒下部设有插槽,所述截流罩上部设有与所述阀芯内筒下部的插槽相配合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热用可调流量平衡二通阀,还可以是:
该二通阀还包括位于阀体下部的流量平衡单元,所述流量平衡单元自上而下包括中心同心的膜片盖(19)、膜片(22)、中心筒(23)、膜片弹簧(21)和下阻断片(27),所述膜片盖(19)的外周缘与所述上阀体(18)固定连接,并将所述膜片(22)的外周缘压紧在所述膜片盖(19)的外周缘与所述上阀体(18)之间,所述下阻断片(27)位于所述中心筒(23)与所述下阀体(26)之间,并与所述下阀体(26)固定连接。
所述阀芯弹簧(13)的两端分别用卡簧(9、14)和垫片(10、15)固定。
在阀芯内筒(2)内侧上部的密封挡圈槽内设置有密封挡圈(29),密封挡圈(29)与密封挡圈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密封垫(6)为橡胶垫。
所述截流罩的侧面与所述阀芯外筒下部的开口相配合的开槽可以是任意形状,优选使用曲线开槽。
所述阀芯内筒(2)下部设有一大一小两个插槽,所述截流罩(5)上部设有一大一小两个突起,插槽和突起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阀芯为一体化结构设计,可整体拆卸。
所述阀芯内筒(2)顶面设有刻度指示。
所述中心筒(23)的上部筒壁向外延伸凸出形成台状体(30),将所述膜片(22)压紧在由所述膜片盖(19)、所述中心筒(23)与所述上阀体(18)围成的密封空腔中。
所述膜片盖(19)上的开口带有圆角,所述密封垫(6)下部为倒角,圆角和倒角之间为线接触。
所述阀芯外筒(3)的上部为六角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