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化工混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3679.8 | 申请日: | 201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黎海雁;杨福禄;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化工 混流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输送机械,特别适用于化工、制碱、制盐、造纸、轻工等行业输送大流量、中低扬程,含有固体颗粒腐蚀性介质的卧式混流泵。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混流泵的吸入口与泵体是整体结构,致使零件外形庞大,增加了零件铸造的难度,且混流泵多用于输送易结晶物质,叶轮易被堵塞,整体结构不易于清理;另外传统混流泵叶轮与泵轴配合为通直孔设计,且混流泵叶轮重量一般比较重,在装配或拆卸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混流泵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化工混流泵,其结构合理, 装配或拆卸方便,可降低泵体的铸造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泵体与前接管为分离结构,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叶轮孔与轴的前端为两段配合,第一段直孔与轴为过渡配合,第二段直孔与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在叶轮孔与轴的前端配合段中,第二段轴向尺寸为第一段的1.5~2倍,第二段的孔直径比第一段孔直孔大0.5~1mm,第一段和第二段相接的轴肩加工有5 mm×20°的导向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①将原来泵体为一整体的结构,改为泵体、前接管两个部件的分体式结构,解决了原泵体铸造、装配、维修困难等问题;②本混流泵的叶轮与传统的叶轮相比,由于采用两段配合的结构,使叶轮安装和拆卸更便于操作,实现了操作、维护方便,减少了人力投入和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部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前接管1、叶轮螺母2、叶轮螺栓3、泵体4、叶轮5、后泵盖6、密封部件7、轴套8、轴9、轴承体10、轴承箱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泵体4的吸入口采用分离结构,即前接管1通过螺栓与泵体4连接成一体,叶轮5的直孔与轴9的前端为两段配合,第一段直孔与轴为过渡配合,第二段直孔与轴为间隙配合。并且配合的第二段轴向尺寸为第一段的1.5~2倍,第二段的孔直径比第一段孔直孔大0.5~1mm,第一段和第二段相接的轴肩加工有5 mm×20°的导向角。
安装时,先将轴9装与轴承一起装到轴承体10上形成轴承体部件,再将密封部件7装在与后泵盖6上,并用螺栓锁紧;将后泵盖6部件通过螺栓与泵体4连成一体,将轴承体10部件通过螺栓与后泵盖连接起来,分别将轴套8和叶轮5按顺序装到轴9上,通过叶轮螺母2锁紧叶轮5。用叶轮螺栓3锁紧叶轮螺母2而防止松动,最后将前接管1与泵体4用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3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更换光源的光纤圣诞树光源盒
- 下一篇:一种装修便捷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