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墨盒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4280.1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钦雷;陈伟健;刘文科;马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907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填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填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中的分体式墨盒,喷墨头与储墨腔彼此分离,储墨腔仅容纳墨水,喷墨头则设置在喷墨打印机的字车上,墨水消耗完毕后只需要更换储墨腔,而不需要更换喷墨头。分体式墨盒中有一种具有压电传感器的分体式墨盒,以通过压电传感器感知墨盒内部的墨水量。
现有技术中,上述带有压电传感器的墨盒填充装置包括容纳墨水的墨水容器、固定待填充墨盒的墨盒仓及用来将墨水容器中的墨水抽吸到墨盒中的抽吸器。墨水容器与墨盒仓相互独立,二者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墨盒及墨水容器上均插接有L型连接头,两个L型连接头之间连接有软管等。向墨盒填充墨水时,首先将墨盒固定在墨盒仓上,利用钻头经由墨盒仓上与墨盒注入孔相对应的位置插入墨盒,在墨盒上形成注入孔,然后将墨盒以出墨口朝上的方式水平放置在出墨口所在的平面,通过墨水容器上的L型连接头与墨盒上的L型连接头,使得墨水瓶与墨盒之间形成一封闭系统,最后将抽吸器与墨水容器的开口连接,抽吸墨水容器内部的空气,即此时墨水容器与墨盒中形成真空,然后,在气压平衡的作用下,墨水容器中的墨水会注入至墨盒中。
现有墨盒填充装置的缺陷至少在于:上述墨盒填充装置使用时需要将墨水容器、软管、连接头等零部件组装后才能进行填充,而且进行填充前还需要用户进行钻孔,存在零部件繁多、操作繁琐、密封性差及占用体积大、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并且,墨盒填充装置的墨水容器中的墨水在对墨盒进行数次填充后,就会被消耗完毕,需要将整个墨盒填充装置丢弃,造成了资源 浪费,且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墨盒填充装置,以至少达到使墨盒填充装置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盒填充装置,包括墨水容器、抽吸器及用于放置待填充墨盒的墨盒仓,其中,所述墨水容器与所述墨盒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墨盒填充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墨盒仓相连通的至少一抽吸口及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的回墨口;
在所述墨盒装入所述墨盒仓的情况下,所述抽吸口与所述墨盒的墨水供应部连通;
所述抽吸器可分别与所述回墨口与所述抽吸口连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墨水容器可位于所述墨盒仓的下方。所述回墨口可设置在所述墨水容器的侧壁上。
所述墨盒填充装置还可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墨盒仓的上方,一端与所述墨盒仓可旋转地连接,另一端可与所述墨盒仓相扣合,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抽吸通道,所述抽吸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通道口,顶部及侧壁均设置有抽吸口。
所述墨盒填充装置还可包括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的针状部,且所述针状部为中空管,设置在所述墨盒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墨盒装入墨盒仓的情况下与所述墨盒连通。
所述墨盒仓下方可设置有储墨腔及用于装入所述墨水容器的墨水容器仓,储墨腔设置在所述墨水容器仓的侧壁内,所述墨盒仓为所述墨水容器仓的侧壁延伸部,所述针状部、回墨口均通过所述储墨腔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
所述上盖的一侧还可设有延伸部。
如上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墨盒仓的底部可设有弹性件,所 述弹性件的顶部高于所述墨盒仓的底部表面。
如上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上还可设置有一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的气孔,且所述气孔靠近或位于所述墨水容器在抽吸方向的最高位置处。
如上所述的墨盒填充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抽吸口及回墨口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抽吸口及回墨口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填充装置,通过墨水容器与墨盒仓可拆卸地连接,不仅使得在墨水容器中的墨水消耗完毕后,可通过更换新的墨水容器使墨盒填充装置得以继续使用,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使得墨盒填充装置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约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墨盒填充装置通过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墨盒仓的上方,一端与所述墨盒仓可旋转地连接,另一端可与所述墨盒仓相扣合,使得墨盒填充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墨盒仓插入墨盒后与墨水容器通过上盖固定在一起,减小了墨盒填充装置的体积,节约了墨盒填充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