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5480.9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用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汽车、无线电、机顶盒、基站建设等领域,通过它可实现板与板之间连接、线与线连接或线与板连接,连接的过程当中主要传输信号或电源,随着终端设备上面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且其使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故对连接器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目前,此连接器正向结构更精密,外型更轻薄短小和功能更多的方向发展,对其品质的要求也就相应的在不断提高。对于成品应考虑在制程中可能造成的不良项目,如缺针、歪针、跪PIN、塑胶开裂、电镀刮伤等。而传统产品其端子设计的无定位性及卡点结构不合理性,均为致命问题,将会导致端子歪斜无法顺畅插入PCB板中,给终端用户造成非常大的品质及产能上的困扰,而且端子插入后塑胶会有开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用连接器,克服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工业用连接器,包括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和塑胶,所述上端子组上设有相互穿插排列的上左端子和上右端子,所述下端子组上设有相互穿插排列的下左端子和下右端子;上端子组与下端子组相互间隔平行地插在塑胶上对应的凹槽中。
所述的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插入塑胶凹槽的部分上面均设有尖点加小平面结构,此结构在端子定位方面起到了双边定位的作用,且定位间隙非常合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端子固定性非常好,有利于客户端下PCB板;从而提高了客户端的品质及产能,端子卡点为尖点加小平面形状,此结构可以产生低插入力,高拔出力的效果,特别是降低了对塑胶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上端子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下端子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塑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内部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工业用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图。
图中:
1、上端子组;2、下端子组;3、塑胶;4、凹槽;5、上左端子;6、上右端子;7、下左端子;8、下右端子;9、尖点加小平面;10、倒角;11、塑胶后定位槽;12、塑胶前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业用连接器,包括上端子组1、下端子组2和塑胶3,所述上端子组1上设有相互穿插排列的上左端子5和上右端子6,所述下端子组2上设有相互穿插排列的下左端子7和下右端子8;上端子组1与下端子组2相互间隔平行插入塑胶3上对应的凹槽4中,插入后利用塑胶前定位槽12和后定位槽11对上端子组1及下端子组2进行定位,三者组合安装成连接器。
如图5所示,所述的上端子组1和下端子组2插入塑胶3的凹槽4内,上端子组1和下端子组2的上面均设有尖点加小平面9,塑胶(3)上面设有前定位槽(12)和后定位槽(11),此结构在端子定位方面起到了双边定位的作用,且定位间隙非常合理,通过上端子组1和下端子组2上面的尖点加小平面9结构可以产生低插入力,高拔出力的效果,特别是降低了对塑胶性能的要求。
如图6所示,所述端子针尾采取了料厚方向及料宽方向的倒角10,更能有效的保证端子能顺利插入PCB板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喷溅水龙头接口导流零件
- 下一篇: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