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5812.3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斌;王高阳;洪琴;王跃飞;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特别是能在贴片机上使用的直插式LED。
背景技术
目前,LED行业内所生产的直插式发光二极管,均为长BIN脚产品。如专利号为ZL200720171014.5申请日为2007.11.22授权公告日为2008.12.1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低光衰小功率白光LED,包括发光芯片、支架、荧光胶、外封胶及管脚,发光芯片粘接在支架上,位于外封胶体内部、管脚与发光芯片电性连接。此种LED在客户端组装时,均需要进行人工插件或是上自动插件机,而无法与主流的贴片机相匹配,在实际的生产组装过程中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在成本上也会相应的增加,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LED,该新型LED能通过贴片机组装,组装的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LED,包括LED芯片、透镜及引脚,LED芯片设在透镜内;透镜具有帽缘,帽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平面,且帽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的引脚包括弯折部和焊接部,焊接部与帽缘的下表面平行。
上述新型LED,由于帽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在组装本实用新型的LED时,贴片机的吸盘吸附在帽缘的上表面上,然后使帽缘的下表面帖附在PCB板上,并将焊接部焊接在PCB板上,这样,就能通过贴片机对LED进行流水线组装,因此,组装的效率高。
作为具体化,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的第二弯折部设在第一弯折部和焊接部之间,第一弯折部与焊接部平行,第二弯折部和焊接部垂直。此结构,制造容易,成本低。
作为改进,帽缘的截面为方形,帽缘的厚度为3~4mm。方形的帽缘制造容易,成本低,帽缘的厚度为3~4mm时,不仅能让贴片机的吸盘吸住,而且LED的重心在吸点附近从而保证焊接部与PCB板能较好地粘合,且用料少,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LED的立体图。
图2为新型LED的俯视图。
图3为新型LED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新型LED,包括LED芯片、透镜1、引脚2,LED芯片设在透镜1内,引脚2与LED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透镜1具有帽缘3,帽缘3的上表面31和下表面3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前后表面33为可以相互耦合的弧面,帽缘3的厚度为3~4mm,当然,在保证上表面31和下表面32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前后表面33可以是平面也可以使其他形状,所述的引脚包括弯折部和焊接部4,焊接部4与帽缘的下表面平行,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5和第二弯折部6,所述的第二弯折部6设在第一弯折部5和焊接部4之间,第一弯折部5与焊接部4平行,第二弯折部6和焊接部4垂直,帽缘下表面32、焊接部4、PCB板7为同一水平面。
在组装LED时,贴片机的吸盘吸附在帽缘的上表面31上,然后使帽缘的下表面32帖附在PCB板7上,并将焊接部4焊接在PCB板7上,这样,就能通过贴片机对LED进行流水线组装,因此,组装的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