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动力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7237.0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特别是一种锂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对资源消耗的急剧上升,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有限存量资源,被大量消耗和浪费,石油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随着全球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人类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新能源战略的兴起,锂离子动力逐渐应用于大容量,大功率的应用领域。目前大容量、大功率的动力电池都是由若干电池组进行外部串联或并联来构成,大电流充放电时,动力电池组模块性能不稳定,无法适应锂动力电池高倍率应用的需求;且由于串并联时采用的是焊接连接模式,造成其组装和拆卸极为不便,当盒体内单体电池芯出现故障,不容易更换和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锂动力电池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锂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置于箱体内的电池组,各电池组串联或并联后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与箱体一侧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联接,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夹和电池芯,该电池夹的两侧分别装填槽,装填槽内分别并联有若干电池芯,电池夹一侧装填槽内各电池芯并联构成的电池芯组A与另一侧装填槽内各电池芯并联构成的电池芯组B串联联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各电池组之间以及电池芯组A与电池芯组B之间均通过若干连接铜排串并联。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各电池芯采用该串并联连接方式,使得锂动力电池组可靠性更高,大电流充放电时,动力电池组模块性能更稳定,适应锂动力电池高倍率应用的需求;各电池组以及电池芯组之间采用易于组装和拆卸的连接铜排串并联,其组装和拆卸方便快捷,电池芯维修和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池夹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池组内各电池芯的联接示意图之一。
图5是电池组内各电池芯的联接示意图之二。
图6是锂动力电池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锂动力电池模组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7。锂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置于箱体4内的电池组7,各电池组7串联或并联后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与箱体4一侧的正极接线柱5、负极接线柱6联接,该电池组7包括电池夹3和电池芯1,该电池夹3的两侧分别装填槽3a,装填槽3a内分别并联有若干电池芯1,电池夹3一侧装填槽3a内各电池芯1并联构成的电池芯组A与另一侧装填槽3a内各电池芯1并联构成的电池芯组B串联联接。各电池组7之间以及电池芯组A与电池芯组B之间均通过若干连接铜排2串并联。
实施例2:参照图6和7。所述电池芯1为26650型圆柱电池,正极组成为磷酸铁锂,负极组成为石墨,额定工作电压为3V,额定充放电容量为3.3Ah;该锂动力电池模组包括96节26650型圆柱电池、8组电池夹3,电池夹两侧分别装填槽3a内装填有并联的6节26650型圆柱电池。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宾,未经高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支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次充电电池的照明功能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