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持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8099.8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庭;于艳敏;戴红伟;张玉玲;张媛;刘中立;宿艳梅;罗春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艳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张玉致;孙文斌 |
地址: | 132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持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持针器,属于医用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持针器是医生手术使用的器械,现有的持针器为两片钳体,钳体的前部为钳头,后部依次为钳臂、钳把,两片钳体在钳头与钳臂间相交,内片钳体的插杆插在外片钳体的插孔中,由中轴铰接在一起,内外钳体相交面端部设有变径台阶,通过变径台阶能使两片钳体合拢时表面平齐,但是张开时,内片钳体的变径台阶与外片钳体之间形成了凹槽,手术医生使用持针器打结时,缝合线经常卡在钳头部的凹槽中,而中断打结的操作,因为解线而延长手术及麻醉时间,影响手术医生的情绪,影响缝合效果,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持针器,它能在手术过程中避免缝合线卡在持针器上,使用方便,能提高缝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持针器,具有内钳体和外钳体,两钳体前部为钳头,后部依次为钳臂、钳把,内外钳体插接处设有中轴,插接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内钳体上的平面与钳头之间的过渡段为斜面。
两片钳头张开时,内钳体上的斜面与外钳体之间形成了开口槽,开口槽位于钳头与中轴之间,使用持针器打结时,缝合线经开口槽时能顺利滑过,因此避免了钳体卡缝合线的现象,使用本技术的持针器缝合效果好、操作方便、能提高缝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持针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内钳体示意图。
图中1钳把、2钳臂、3中轴、4斜面、5钳头、6外钳体、7内钳体、8插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医用持针器是一种手术器械,具有内钳体7和外钳体6,两钳体活动插接,由中轴3定位,内、外钳体的插接面8为平面,两钳体前部为钳头5,后部依次为钳臂2、钳把1,内钳体7上的插接面8与钳头5过渡段为斜面4,两片钳头张开时,内钳体上的斜面4与对面的外钳体之间形成了开口槽,开口槽位于钳头与中轴之间,使用持针器打结时,缝合线经开口槽时能顺利滑过,因此避免了钳体卡缝合线的现象,使用本技术的持针器缝合效果好、操作方便、能提高缝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艳敏,未经于艳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