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角缸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192.9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游平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06 | 分类号: | F15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转角缸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气压或液压驱动的缸体,经常被广泛应用于自动生产设备或数值控制工具机之中,其主要用途在于有效率且准确的执行预设动作,其中以转角缸的旋转夹持功能而言,先前技术较常见的旋转行程设计,可参照中国台湾发明专利I255892号之转角缸,该转角缸之结构主要系以活塞心轴所埋设的钢珠对应于导向杆的导向曲弧槽,当高压气体或液体推动活塞心轴时,受钢珠与导向曲弧槽作用的活塞心轴即会同时进行旋转和轴向移动;故在装配转角缸的设计中,皆需考虑该转角缸的轴向移动行程及活塞心轴凸伸后的体积与所需空间,也意谓先前技术的设计仅能适用于活塞心轴凸伸的情况,间接局限该转角缸结构的可应用范围,因此仍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为一种转角缸改良结构,上本体及下本体以连结螺丝固定,上本体上端设有前盖,下本体下端设有后盖,上本体及下本体之间设有中隔板;回转轴穿过中隔板设置于上本体及下本体内侧,且该回转轴上方设有导槽,下方设有螺形槽;下活塞设置于下本体内侧,下本体内侧及下活塞外侧设有一条以上的定位销导槽,且定位销导槽之间设有下活塞定位销,下活塞内侧下方设有下活塞套筒并以固定销穿设固定,而下活塞套筒则设有钢珠对应于回转轴的螺形槽;上活塞设置于上本体内侧,上活塞内侧下方设有上活塞套筒以固定销穿设固定,上活塞套筒所设置之钢珠对应于回转轴上方的导槽;主轴上端穿过前盖,下方套设于回转轴与上活塞固定。
为此提供一种转角缸改良结构,包含上本体及下本体,上本体上端设有前盖,下本体下端设有后盖,上本体及下本体之间设有中隔板,上本体及下本体以连结螺丝固定;
其特征在于:下本体内侧设有下活塞,下活塞内侧下方设有下活塞套筒,且该下活塞套筒设有钢珠,下活塞及下活塞套筒之间穿设有固定销;回转轴上方设有导槽,下方设有螺形槽,该回转轴穿过下活塞套筒、下活塞及中隔板设置于上本体及下本体内侧;下活塞套筒所设之钢珠对应于回转轴之螺形槽。
有鉴于先前技术之缺陷,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单独进行或同时进行主轴旋转及轴向移动的转角缸改良结构;当下活塞受高压气体或液体推动时,定位销导槽所设置的下活塞定位销便会导引下活塞进行垂直轴向移动,此时设有螺形槽的回转轴,便会对应于下活塞套筒之钢珠而旋转,同时回转轴上方的导槽配合上活塞套筒的钢珠即可利用上活塞带动主轴进行旋转且不会轴向移动;而需要单独进行轴向移动或同时进行旋转及轴向移动时,亦可藉由上本体和下本体的气、液压控制达到目的,因此本创作之转角缸改良结构,不仅能减少转角缸设置的所需空间,亦可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及复杂的动作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之立体图。
图2:为本创作之立体系统图。
图3:为本创作之立体系统图。
图4:为本创作之A-A断面剖面图。
图5:为本创作之A-A断面立体剖面图。
图6:为本创作之B-B断面剖面图。
图7:为本创作之B-B断面立体剖面图。
图8:为本创作之示意图。
1 上本体
11 前盖
12 主轴
13 上活塞
130 上活塞套筒
2 下本体
21 后盖
22 回转轴
221 导槽
222 螺形槽
23 下活塞
230 下活塞套筒
231 下活塞定位销
232 定位销导槽
3 中隔板
4 固定销
5 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