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试验室热交换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253.1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试验室 热交换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试验室热交换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工作时,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的零件如活塞、气缸盖、气缸套、进排气门等受热相当严重.高温会使零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产生热应力和变形,可能使正常的工作间隙遭到破坏,引起零件强烈磨损甚至咬死,此外还会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因此为了柴油机能可靠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冷却措施,让受热零件和机油得到冷却,使其温度保持允许的范围内.但是柴油机也不能冷却过度,否则除了使柴油机的热量损失增加、经济性下降外,还会使柴油机工作粗暴,机油粘度增加,机械效率降低,因此柴油机无论“过热”还是“过冷”都不好,冷却程度一定要适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柴油机工作时,无论“过热”还是“过冷”都不好: 过热会使零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产生热应力和变形,可能使正常的工作间隙遭到破坏,引起零件强烈磨损甚至咬死,此外还会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过冷时除了使柴油机的热量损失增加、经济性下降外,还会使柴油机工作粗暴,机油粘度增加,机械效率降低,提供一种柴油机试验室热交换水循环系统。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柴油机试验室热交换水循环系统由热水池、热水泵组、冷却塔、冷水池、试验间、水处理器和冷水泵组这些系统组成,热水池连接热水泵组,热水泵组连接冷却塔,冷却塔连接冷水池,冷水池连接冷水泵组,冷水泵组连接水处理器,水处理器连接试验间,试验间连接热水池的循环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水泵组由3个热水泵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冷水泵组由3个冷水泵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水泵的管路中设有蝶阀、Y形过滤器、电机、止回阀、压力指示PI和蝶阀,所述冷水泵的管路中设有蝶阀、Y形过滤器、电机、止回阀、压力指示PI和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冷水池还连接自来水,在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阀门与冷水池上设有的液位高度信号控制阀连接,所述冷水泵组与水处理器的连接之间设有压力指示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水池和冷水池底部连接地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水泵组和冷水泵组置于泵房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泵房间一侧为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一侧为试验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水泵组连接冷却塔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指示PI和温度指示TI,所述冷却塔连接冷水池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指示PI和温度指示TI。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水处理器连接试验间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指示PI和温度指示TI,试验间连接热水池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指示PI和温度指示T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柴油机试验室热交换水循环系统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各个系统自动调节性能和控制技术先进,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C-C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D-D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B-B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其中: 1、地沟,2、热水池,3、冷水池,4、试验间,5、消防通道,6、泵房间,7、冷却塔,8、控制阀,9、阀门,10、自来水,11、冷水泵组,12、热水泵组,13、水处理器,14、热水泵,15、冷水泵,16、压力指示控制阀,17、压力指示PI,18、温度指示TI,19、压力指示PI,20、温度指示TI,21、压力指示PI,22、温度指示TI,23、温度指示TI,24、压力指示PI,25、蝶阀,26、Y形过滤器,27、电机,28、止回阀,29、压力指示PI,30、蝶阀,31、蝶阀,32、Y形过滤器,33、电机,34、止回阀,35、压力指示PI,36、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