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插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895.1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高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1/4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插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插板阀。
背景技术
插板阀的用途是在工业管道中起开通和隔断的作用,重要的在隔断时,不得有泄漏的现象,包括管道内的泄漏和管道外的泄漏,尤其是管道内的介质有毒有害时,显得更为重要。
插板阀的工作原理是:假设此时插板阀处于通孔的工作状态,密封副是夹紧的,现在给出隔断的指令后,阀门的动作如下:松开、移动、夹紧。松开是为了阀板的移动做准备的,因为阀板必须有间隙才能移动,松开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间隙的,是由丝杠的旋转实现的。
移动是使阀板由通孔位置移到盲孔位置,当到达盲孔位置后停止、夹紧,丝杠反向旋转,消除松开后产生的间隙,使阀体和阀板间的密封副紧密接触,达到切断管道内的介质流动和防止外泄漏的目的,反之亦然。
可以看出阀门在隔断的状态下,外泄漏为零是关键点,也就是说,只有在阀体和阀板的密封副,在整个接触面积上都能均匀的紧密的夹紧才有可能。鉴于密封面是环形结构,所以要在这个环形密封面上布置若干个压力点,且各个压力点上的压力一致,才能产生均匀夹紧的效果。理论上布置的压力点越多,效果越好。实际的做法是在环形密封面上以一定的间隔布置几个压力点,这些压力点的结构是丝杠螺纹副。
如图1所示,一号丝杠20-1的动作是:主动链轮10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链条20-7传递到一号丝杠20-1的链轮上,再由丝杠链轮的旋转运动变为丝杠螺纹副的直线运动。推动阀体上的阀座前进,压紧阀板6上密封胶条,达到夹紧的要求。二号丝杠20-2的动作是:二号丝杠20-2的链轮的旋转力是由一号丝杠20-1上的传动链条20-7传递过来的,二号丝杠20-2本身的动作与一号丝杠20-1相同。以此类推,直至六号丝杠20-6。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整个阀体的密封座均匀的压向阀体的密封胶条,只有一号丝杠20-1至六号丝杠20-6同步旋转方可实现。
从图1可以看出传动链条20-7是一条组成一个圆圈套在一号丝杠20-1、二号丝杠20-2、三号丝杠20-3、四号丝杠20-4、五号丝杠20-5和六号丝杠20-6以及主动链轮10上成为封闭环,当主动链轮10旋转时,带动一号丝杠20-1到六号丝杠20-6旋转达到夹紧的目的。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传动链条20-7限于本身的构造是可以伸长的。传动链条20-7是一节一节串连起来组成的,每一节的零件是滚子、内链板、套筒、销轴。每二节再由外链板连接起来,最终装成一个长的传动链条,作为柔性的传动件来说,每一节与外链板是铰接结构,另外每一节中的套筒和销轴,套筒和滚子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以这些结构上原因决定了一根传动链条在外力的作用下是可以伸长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主动链轮10开始旋转的瞬间,各个丝杠的转动角度是不同的。
分析如下:条件为均匀夹紧一号丝杠20-1至六号丝杠20-6的载荷相等,即:F1=F2=F3=F4=F5=F6,传动链条20-7在F1的拉力,伸长L,主动链轮10旋转,传动链条20-7承受载荷(一号丝杠20-1)F1,链长伸长L,一号丝杠20-1转动角度α1,接着传动链条20-7带动二号丝杠20-2旋转。此时传动链条20-7的载荷是F1+F2=2F1,传动链条20-7接着伸长L,加上上一次的伸长量为L+L=2L。二号丝杠20-2旋转角度为α2,同时一号丝杠20-1旋转角度由于传动链条20-7的传动关系旋转角度是α1+α2>α1。
以此类推。可看出当传动链条20-7传动到六号丝杠20-6时,由于传动链条20-7的伸长量是6L,六号丝杠20-6的旋转角度为α6,而一号丝杠20-1的旋转角度是α1+α2+α3+α4+α5+α6,二号丝杠20-2旋转的角度是α2+α3+α4+α5+α6,依次类推,五号丝杠20-5的旋转角度是α5+α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高阀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三高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