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9620.X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姜仁和;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3/06 | 分类号: | C21D3/06;C21D9/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包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13MnNiMo54材质的汽包产品环焊缝预热消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均采用加热炉对汽包产品环焊缝进行预热消氢,其主要不足的是:30万汽包筒节7~9节,均为瓦片生产,消氢炉数多,能源消耗大,退火炉占用大,不利于组织生产;起吊次数多,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能,能有效减少起吊次数,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显著提高功效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所述左、右两部分分别包括支撑机构以及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呈半圆环状,左右部分的保温机构可拆卸式地拼接在一起形成环状且其结合处留有一定间隙,所述保温机构截面呈凹字型,其开口端向内侧形成高温气流内道,所述保温机构的下部分底部为有开口的开口段,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火头,所述火头对应设置在保温机构开口段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所述保温机构由内外层金属层中间夹保温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在所述支撑机构与保温机构之间设置有与保温机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覆盖了保温机构外侧无开口段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在左部分的弧形板上端设置有带螺栓的连接板,在右部分的弧形板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可升降的支撑架以及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支座,所述支座与弧形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横条,所述火头设置在支撑横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在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包环缝预热消氢装置,其在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保温,下部多火头加热的方式,在加热时,高温气流经过保温机构的内道,对筒节环缝进行加热,当温度不足时,在下部增设火头,温度过高时,减少下部火头,使之符合生产要求;整个装置采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使用方便,支撑机构底板设置有万向轮,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即节能又能提高功效,有效减少了起吊的次数,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4是图1中C-C剖面图。
图5是图1中P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D剖面图。
图中标记:1a为左部分,1b为右部分,2为支撑机构,3为保温机构,4为高温气流内道,5为开口,6为火头,7a为内层金属层,7b为外层金属层,8为保温层,9为弧形板,10为螺栓,11a、11b为连接板,12为底板,13为支撑架,14为支座,15为支撑横条,16为万向轮,17为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氧热风助燃铜精炼反射炉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外圆弧的异型钻杆的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