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浮动式锁钩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2094.2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44 | 分类号: | E05B65/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式锁钩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钩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工具箱柜,与限位机构配合锁住抽屉的可浮动式锁钩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抽屉上用的抽屉锁紧机构主要由设置在抽屉顶部的并设置有锁孔的锁条和设置在抽屉背面的锁钩组成。上锁时先转动钥匙将锁条下移,再将抽屉推进使锁钩推入锁条孔内,再转动钥匙使锁条上移扣住锁孔,实现锁紧的目的;解锁时,转动钥匙控制移动锁条向下移位,使锁钩解锁,实现开启锁的动作。但这种装置若在抽屉打开状态下转动锁条上移处于锁紧状态,再将该抽屉推进,则抽屉无法锁住,还会出现锁钩撞击锁条,出现损坏锁钩或锁条进而使该抽屉永久无法上锁的现象。
针对以上缺陷,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抽屉自动上锁机构,可实现锁条在锁紧的状态下,将抽屉推进,安装在抽屉背面的锁钩部件中的锁钩可向上移动,越过锁孔后,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下复位,从而实现抽屉自动上锁的目的。这种抽屉自动上锁机构简单可靠,但在使用这种机构的工具箱柜整体倒置的情况下,锁钩在重力作用下会移动,从而脱离锁定状态,使抽屉处于可抽出的状态,不利于运输或移动的情况,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利于运输或易懂的可浮动式锁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浮动式锁钩组件,包括T形的锁钩座、锁钩和轴状连接件,所述锁钩座T形上端平面固定在抽屉背面,T形下端伸出部分有一连接孔;所述锁钩的中间有一长条形通槽,下端有一导向斜面;所述轴状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和通槽将锁钩与锁钩座连接,使锁钩与锁钩座T形下端伸出部分形成钩状,所述锁钩组件还包括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锁钩座接触,另一端与锁钩接触,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所述通槽长边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座的T形下端伸出部分有一安装槽,所述锁钩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上前端有一孔槽,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孔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前端面呈阶梯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座T形上端平面有安装孔,通过螺钉或铆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将锁钩座固定在抽屉背面。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复位,与原有的采用重力复位的结构相比,在箱柜倒置的状态下,锁钩仍处于锁定状态,不会出现抽屉跑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浮动式锁钩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浮动式锁钩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可浮动式锁钩沿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可浮动式锁钩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浮动式锁钩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锁钩座,11为T形上端平面,12为T形下端,13为安装槽,14为连接孔,15为安装孔,2为锁钩,21为通槽,22为导向斜面,231为第一前端面,232为第二前端面,233为台阶面,3为轴状连接件,4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可浮动式锁钩组件(未标示)包括锁钩座1、锁钩2、轴状连接件3和弹簧4。
锁钩座1呈T形,锁钩座T形上端平面11两侧分别有一个安装孔15,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穿过安装孔15可将锁钩座1固定在抽屉背面,T形下端12伸出部分有一安装槽13,安装槽13两侧分别有一连接孔14,两个连接孔14同轴。安装槽13上前端有一孔槽131,弹簧4安装在所述孔槽131中;锁钩2中间部有一长条形通槽21,下端一导向斜面22,前端面呈阶梯状,第一前端面231比第二前端面232凸出,两前端面形成台阶面233。锁钩2安装于锁钩座1的安装槽13中,通过轴状连接件3穿过连接孔14和通槽21将锁钩2与锁钩座1连接,台阶面233与弹簧4一端接触。锁钩2与锁钩座1T形下端12伸出部分形成钩状,且所述锁钩2的导向斜面22向下向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轴状连接件3为铆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