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2360.1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莲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煤粉的分离,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等,其存在的不足是:现有的切向挡板调节杆连接为一体无法调节,且没有刻度盘,煤粉粗细无法调节;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而是设有30mm左右的缝隙,不合格煤粉通过缝隙进入扩张锥体经回粉管返回磨机,同时扩张锥体的风也会进入粗粉滞留室,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量大,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生产效率低,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粗粉分离器由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效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
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设备还有抽风机。
煤粉在风机风力作用下由入口管抽入扩张锥体,粗粉颗粒打在止回板上动能消失,靠重力沿回粉管返回磨机即一次分离。细颗粒沿外通道经切向挡板产生旋风,在旋风作用下合格煤粉随气流一起进入细粉分离器,粗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内锥体内壁落入粗粉滞留室下部,煤粉滞留达一定量时将活动门打开,沿扩张锥体经回粉管返回磨机即二次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粗粉分离器由于切向挡板调节杆无法调节,造成煤粉粗细无法调节;而且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灵活准确控制调节煤粉细度,以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管、2-调节杆、3-切向挡板、4-内锥体、5-粗粉滞留室、6-外通道、7-活动门、8-止回板、9-扩张锥体、10-进料管、11-回粉管、12-钟体、13-外锥管、14-细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出料管1、切向挡板3、粗粉滞留室5、外通道6、扩张锥体9、进料管10,粗粉滞留室5的上部设有出料管1,粗粉滞留室5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9,扩张锥体9的下部设有进料管10和回粉管11,切向挡板3设置在外锥管13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3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2;扩张锥体9顶部焊接有止回板8,带钟体12的内锥体4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5,内锥体4、外锥管13均安装在止回板8上,内锥体4与外锥管13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6,活动门7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4的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即活动门7吊挂在内锥体4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其它部件均为公知技术,故省略其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莲,未经张雪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漏槽体装置
- 下一篇:机动式砂/石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