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胶质瘤光动力直接照射治疗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172510.9 申请日: 2011-05-27
公开(公告)号: CN202070026U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徐保锋;黄海燕;刘锐;胡志清;鲁质成;吴宣萱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A61N5/06 分类号: A61N5/06
代理公司: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代理人: 朱世林;王寿珍
地址: 130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胶质 动力 直接 照射 治疗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脑胶质瘤光动力直接照射治疗装置是手术后照射瘤床部位光动力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的辅助方法,具有相对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光动力疗法的机理是利用光敏素注入有机体后,光敏剂可选择性聚集于肿瘤组织并长时间潴留,于手术切除术后残余肿瘤病灶局部形成光敏剂高浓度区。经激光照射后,在有氧条件下,光敏剂可被激活,细胞内起光敏化的自身连锁反应,产生一种单态氧形态物质,选择性对肿瘤细胞产生杀灭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达到减少肿瘤细胞的治疗目的。

由于常规的光动力治疗方案存在患者术中脑组织暴露时间长,术后避光时间长,静脉给予光敏剂后全身负作用以及不可重复应用等弊端,因此光动力治疗脑胶质瘤方法迟迟不能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胶质瘤光动力直接照射治疗装置,其目的在于避免常规的光动力治疗方案存在的弊端,进而推动光动力治疗脑胶质瘤的技术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脑胶质瘤光动力直接照射治疗装置,主要由多腔套管和固定座组成,所述的固定座7安装在多腔套管上,用以固定多腔套管于颅骨上,所述的多腔套管内整合固结有外引流管1、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2、半透膜承载管3、压力控制系统4、半透膜5和光纤维6,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2和光纤维6固结在半透膜承载管3内,其前端被包在固结于半透膜承载管3端部的半透膜5内,通过半透膜5可以储存光弥散介质、氧气和光敏剂,光敏剂在半透膜5内可以向外渗透;光纤维6将球形光源传导到半透膜5内,通过弥散介质使一束光发散成球形光源,照射病患部位;外引流管1末端和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2末端连接有防返流器,外引流管1前端起吸收或喷洒作用,颅内压力由压力控制系统4实时监测,避免压力过高造成脑疝。

所述的外引流管1由乳胶或硅胶制成,其末端和前端可以弯曲。

所述的半透膜5由聚砜膜制成,其上设有允许氧气和光敏剂通过,而不允许弥散介质通过的孔,孔径在(1~20)×10-3μm范围内变化,相当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从1000~500000的范围。

所述的压力控制系统4与外引流管1、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2、半透膜5及防返流器构成闭环系统。当外引流系统1吸出脑脊液等瘤腔内残余物质时,弥散介质输入系统2同时注入光弥散介质、氧气和光敏剂,使颅腔内压力始终保持稳;在进行照射治疗的同时,压力控制系统3还能实时监测颅腔内压力,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避免操作失误造成颅内压过高,出现脑疝。

当照射系统停止工作时,所述的防返流器为不与外界沟通的盲端,避免颅内与颅外沟通的危险。

所述的固定座7安装在多腔套管上,用以固定多腔套管于颅骨上。

所述的外引流管1在压力控制系统4的协调控制下,在泵体的作用下,吸出瘤腔的残余物质和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瘤腔,清除未进入肿瘤细胞的光敏剂。

所述的光敏剂采用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光敏剂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在病变组织优先聚集并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而对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HMME是一种组成单一、性能稳定的新型光敏剂,其单线态氧产量高、吸收波长较长,可以进行局部给药,肿瘤组织对其有高特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脑胶质瘤光动力直接照射治疗装置,用于增强光动力治疗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即应用后照射系统在患者术中植入微导管,术后诊断明确后征得患者同意,给予瘤腔内局部应用光敏剂,多次应用球形光源照射,延长胶质瘤病人的术后生存期。该装置可避免常规的光动力治疗方案存在的患者术中脑组织暴露时间长,术后避光时间长,静脉给予光敏剂后全身负作用以及不可重复应用等弊端,进而推动光动力治疗脑胶质瘤的步伐。

附图说明

图1a是装置的半透膜在弥散介质输入管作用下,处于充气状态的情况下,装置未工作状态。

图1b是图1a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是装置工作开始阶段,外引流管1在外引流泵的作用下,吸出脑脊液等瘤腔内残余物质,同时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2注入光弥散介质、氧气和光敏剂,使颅腔内压力始终保持稳定的示意图。

图3是外引流管末端以及弥散介质输入、输出管末端在防反流系统作用下工作的示意图。保持脑内颅压始终处于允许的压力范围工作,光纤将光源引入到半透膜内部,并在光弥散介质的作用下将光散射到病患部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