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视频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178.8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承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锐意特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9/00;F21V17/10;F21V23/06;F21V33/00;G03B15/03;G03B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V(音视频)手电筒,尤其涉及在保安巡查时能够进行视频摄影的AV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在没有照明设施的地方广泛应用为夜间应急灯。随着高亮度、高光效率、长寿命及低功耗的LED光源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手电筒的使用范围在逐渐扩大。
最近,随着采用LED光源的LED手电筒的广泛普及,研发出能够记录图像及声音的手电筒(以下称为AV手电筒)。
美国专利第7,646,973号,美国公开专利第2006-00171700号中公开了结合有摄像系统的手电筒。在此专利中公开了为同时满足可视光线摄影模式和红外线摄影模式,在透镜上设置手动式旋转滤光器的技术。
由此可知,AV手电筒除了单纯的照明功能之外,还需要搭载可执行如图像及声音信号的记录、RF传输或位置信息传输等各种功能的部件。
另外,随着AV手电筒的多功能化及尖端电子技术的兼容,其内部部件的安装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因而要求具备耐冲击性、耐腐蚀性、高防水性、高气密性等。
尤其,由于AV手电筒主要使用于夜间的保安巡查,因此为使全长达到30厘米至50厘米的手电筒同时具备防身棍的作用,对坚固性要求很高,而且还要具备很高的耐久性。
并且,为了在雨水、河水或海水中进行照明的同时进行现场拍摄,对防水性和气密性的要求也高于一般的生活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确保耐冲击性、高防水性及高气密性而可在任何场景方便使用的全天候音视频 手电筒(AV Flash Light)。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度为10m以上的水下也能够防水的音视频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增加音视频功能而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分解及组装也很方便,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音视频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度为10m以上的水下也能够进行录音的音视频手电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音视频手电筒,包括:头部,分别设置有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及红外光源模块;主体部,分别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尾部,内置有电池模块,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头部与尾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包括:镜筒部,外表面沿着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图像显示模块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按键模块的第二安装槽,且前端与所述头部结合,后端与所述尾部结合;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镜筒部的内部,前面上具备有用以与所述头部结合的结合部件,后端面上具备有用以与尾部的电池模块电气连接的端子部;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框架,具备与所述头部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可视光源模块、红外光源模块以及所述主体部的图像显示模块及按键模块电气连接以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头部还包括:头部镜筒;以及头部框架,结合于所述结合部件,并布置于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前面形成有位于上下中心线上方的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位于所述视频摄像头模块安装孔的正下方的可视光源安装孔以及在所述视频摄像头安装孔与所述可视光源安装孔之间的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
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光源安装孔以所述头部前面的上下中心线为基准,“八”字形布置。
其中,所述红外光源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红外光安装孔的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位于左右两侧的红外光安装孔的背面,以用于固定所述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的左侧基板及右侧基板。
其中,所述可视光源模块包括:非球面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非球面准直透镜的后端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其上设置白光发光二极管;以及固定于所述头部框架的后面,并封盖所述非球面准直透镜及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且与所述白光发光二极管基板的后面形成面接触而进行散热的散热盖。
其中,所述散热盖具有一侧面形成的与所述头部镜筒的内侧面接触的曲面,且在所述散热盖的外部表面形成有散热翅片。
其中,所述头部还包括:安装于头部镜筒内部的前端的O形环;在所述头部镜筒的内部覆盖所述O形环的透明透镜;覆盖透镜外围的表面保护环圈;以及将所述透明透镜压紧固定于所述头部镜筒内部前端上的透镜固定环圈。
其中,所述镜筒部包括螺纹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后端,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镜筒部;以及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一镜筒部,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镜筒部,而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形成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锐意特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锐意特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