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367.5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顺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景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858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产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层较少、简化加工工艺且导光性能优良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导光板设计原理源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高科技产品。光学级压克力(PMMA)/PC为基材,运用LC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制造成型。产品采用光谱分析原理与数码UV印刷技术相结合并在恒温、恒湿、无尘的环境条件下制作而成。具有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无暗区、耐用、不易黄化、安装维修简单快捷等鲜明特点。
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导光板,包括有:扩散层10`、PMMA板20`、丝印光点层30`及反光板40`的单层复合结构,这种结构结构层多、加工工艺繁琐、良品率低且导光性能一般。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层较少、简化加工工艺且导光性能优良的导光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层较少、简化加工工艺且导光性能优良的导光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有机玻璃,简称PMMA)层、IML(In Mold Label,模内贴标,简称IML)印刷层及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简称PET)层,所述IML印刷层上表面与所述PMMA层连接,下表面与所述PET层连接。
较佳地,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5毫米。这个厚度较薄不占用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只包括PMMA层、IML印刷层及PET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结构层较少、简化工艺,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提高良品率,且导光性能优良。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PMMA层10、IML印刷层20及PET层30,所述IML印刷层20上表面与所述PMMA层10连接,下表面与所述PET层30连接。
较佳者,如图2所示,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5毫米。这个厚度较薄不占用空间。
结合图1,由于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只包括PMMA层10、IML印刷层20及 PET层30,因此,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结构层较少、简化工艺,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提高良品率,且导光性能优良。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景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景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物联网智能白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材料的超分辨率聚焦平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