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4066.4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彬;刘寿华;尚付成;王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陆明耀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铣深槽的铣刀。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领域在铣窄深槽时,往往使用通用的细长刃铣刀。这种铣刀只包括刃部和刀柄,在一些较特殊的场合,如,在连体涡壳上分层铣削既窄又深的深沟槽时,存在较大的缺陷。通用细长刃铣刀为了充分保证容屑性,所以刃沟较深,这样,刃芯较细,导致铣刀的刚性大大降低,在加工时容易折断,且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大,加工效果差。同时,为了降低铣刀折断的概念,延长铣刀寿命,在加工时不得不降低铣刀的加工速度,导致加工工件的时间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的铣削深槽用铣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一种铣刀来实现,其包括:用于安装于夹具上的刀柄;用于加工工件的刀具,所述刀具包括刃部和颈部,所述刃部包括刃芯和螺旋围绕刃芯的切削刃;所述颈部为位于刃部和刀柄之间的光杆,其直径小于刃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刃可以保持切削的连续性和平稳性,颈部采用直径小于刃部的直径圆柱形光杆是为了在保证刀具刚性的同时保证切屑的可排出性。
优选的,所述颈部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刀柄的最大直径是刃部的直径的两倍。本实用新型刀柄部直径的加大可以使刀具及整个夹持系统刚性加强,提高刀具耐用度。
优选的,所述颈部的直径是刃部的直径的95%至97%。这样,在保证刀具刚性的同时保证切屑的可排出性,避免“挤刀”现象的发生,提高刀具耐用度
优选的,所述颈部的长度大于刃部的长度。这是为了可以满足图纸要求及增加适用范围。
所述刃部的直径为3毫米,所述颈部的直径为2.85毫米至2.9毫米,由此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
优选的,所述颈部的长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这是为了可以满足图纸要求及增加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刃部的长度为4毫米至6毫米。这样,在保证刀具刚性的情况下,提高刀具切深而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切削刃相对于芯轴的纵向轴线的螺旋升角为30度。这样可以达到连续平稳切削,减少刀具跳动,提高刀具耐用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切削刃具有多个,相邻的切削刃之间形成刃沟,从而使切削液充分冷却刀具并提高排屑能力,提高刀具耐用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直径小于刃部的颈部,提高了铣刀的刚性,使得铣刀使用寿命延长,不需经常更换铣刀,且能够以更高速度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铣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铣刀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此处的参考了附图的具体描述仅仅用于示例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铣刀大体呈杆形,包括位于杆体的后端的刀柄1和从刀柄延伸出的位于杆体的前段的刀具3。刀柄1用于供机床等精密加工机器的夹头夹持,而使铣刀转动并相对于工件进给,以加工深槽。当然,刀柄1通常呈长圆柱形或正多边形,或局部削平的圆柱形,以利于夹头的夹持。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刀具3包括刃部5和颈部7,刃部5位于刀具3的远端,刃部5由位于刃部5的中心的芯轴和螺旋缠绕在芯轴上的切削刃9,切削刃9有多个,在相邻的切削刃9之间,形成刃沟。在铣刀进给时,刃沟可以容纳和导出铣削时产生的碎屑。由于刃沟形成于相邻切削刃9之间,所以刃沟的螺旋方向和切削刃9的螺旋方向相同。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切削刃相对于芯轴的纵向轴线的螺旋升角为30度,故刃沟的螺旋升角同样为30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刃部5的直径为2至5毫米之间,优选的为3毫米。刃部的纵向长度在4至6毫米之间,优选的为5毫米。
铣刀的寿命除了考虑刃部5的切削刃9寿命之外,还要考虑芯轴的寿命。芯轴的寿命主要与加工时的受力以及芯轴的直径,材质相关。芯轴的直径越大,则芯轴的强度越高,也就具有越长的寿命。但是芯轴的直径并不能无限制的增加,而必须保持足够的刀刃高度和刃沟的深度。而以往的细长形铣刀刃部直径本身极为有限,而必须保证刃沟深度、即性能,从而牺牲了芯轴直径,即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4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铣削内腔的刀具
- 下一篇:小集箱管端坡口处的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