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4226.5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顾共恩;吴葵;赵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G02B7/00;G02B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激光器 光学 元件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腔调谐和内腔调谐的可调激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可调激光器(Tunable Laser)能够根据要求来动态调整输出波长,在宽带光通信系统和智能光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曾于2000年被评为“全球十大热门通信技术”之一,被喻为光纤通信网络系统的“Holy Grail”——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不仅能够为多个固定波长激光器提供备份,还将使自动波长配置和波长路由选择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实现动态、灵活地分配系统带宽资源、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电子工业及航空和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可调激光器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气密性高的产品因其杰出的可靠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应用,但是在光电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气密性的问题,气密性不良可导致产品盐雾试验和高温高湿试验效果不佳,带来一系列的成本升高和次品率问题。
如图1和图4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的内腔调谐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和外腔调谐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中,光束在准直透镜3、隔离器4、分束器5等光学元件间和激光可调谐区10、锁波器11、准直透镜12、隔离器13、聚焦透镜14等光学元件之间是自由空间传播。
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封装成品率较低,而且定位和压力控制难度都较大,使封装成本居高不下,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光学元件连接方式,可大幅降低气密性封装成本,气密性亦能达到要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光学元件与光学元件之间不再是自由空间,由透明连接体连接,透明连接体和光学元件间用光学折射率匹配的胶粘合形成贴结密封层,使透明连接体与光学元件相对位置固定。。其中石英玻璃柱的透光性能好,表面镀有增透膜,在可调激光器的波段范围内透过率达96%以上,外径不小于本实用新型中光学元件的最小接口外径,且热形变低、耐高温、耐酸碱、硬度高及端面平整度高,主要用于实现导光作用,这种方案中的光学折射率匹配胶的折射率与石英玻璃柱相匹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所述可调激光器中光学元件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透明连接体,在所述透明连接体两端与光学元件之间设置有用光学折射率匹配的胶进行粘合形成的粘接层或粘接密封层。
所述透明连接体的外径不小于本实用新型中光学元件的最小接口,并且在透明连接体表面设置有增透膜。
所述透明连接体为石英玻璃柱。
所述透明连接体为透明材料管。
所述透明材料管由光学玻璃,透明有机材料,或者是透明晶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一种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在可调激光器的波段范围内透过率达96%以上,且热形变低、耐高温、耐酸碱、硬度高及端面平整度高,可大幅降低气密性封装成本,气密性亦能达到要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腔调谐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腔调谐可调激光器石英玻璃柱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内腔调谐可调激光器透明材料管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外腔调谐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腔调谐可调激光器石英玻璃柱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腔调谐可调激光器透明材料管光学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台、2芯片、3准直透镜、4隔离器、5分束器、6探测器、7反射镜、8FP标准具、9标准具、10激光可调谐区、11锁波器、12准直透镜、13隔离器、14聚焦透镜、16石英玻璃柱、17粘接层、18透明材料管、19粘接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调激光器光学元件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4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磷钾复混肥
- 下一篇:一种限位缓冲和限压减冲组合的复合空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