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4969.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佩鑫;徐宇文;姚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G06F1/16;H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宋少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笔记 计算机 嵌入式 蓝牙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般字键处理功能及蓝牙功能的双用途的嵌入式蓝牙键盘,使用者可借由压按切换开关来选择操控笔记型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的操作模式。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主机与外围装置的信号传输方式已进步到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及蓝牙装置;以USB为例,它是一种有线连接接口,且具有随插即用、无须额外电源及快速传输等优点;蓝牙是一种无线个人区域网(Wireless PAN),可以应用在行动电话和免提装置之间的无线通讯,这也是最初流行的应用;特定距离内计算机间的无线网络;计算机与外设的无线联机,如:鼠标,耳机,打印机等;蓝牙装置之间的档案传输等。
但是公知的使用手机来发送电子邮件有一缺点,即手机的屏幕尺寸及键盘尺寸都很小,对于年长者或视力不佳的人而言,其难以有效操控手机键盘的数据输写,且很容易出错,其也不如计算机键盘的操控便利。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造成了使用上的困扰及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手机键盘及屏幕尺寸过小和操控不便的缺点,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的笔记型计算机,借以配合笔记型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的操作模式,其通过笔记型计算机的蓝牙模块来传送由键盘输入的数据,以期使本实用新型能达到预期操控智能型手机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其包括:用以输入数据的键盘模块,及切换开关,其具有显示一般笔记型计算机功能的第一切换位置以及显示蓝牙功能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央处理器,其组设在笔记型计算机内;屏幕,其组设在键盘本体的后端;及蓝牙调控器,其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内部且包括:切换开关电路,微控器, 编译器,及蓝牙模块;其中,在第一使用模式状态,当切换开关位于第一切换位置时,键入数据经由切换开关及切换开关电路而而传送至笔记型计算机内的中央处理器;及其在第二使用模式状态,当切换开关位于第二切换位置时,键入数据经由切换开关及切换开关电路而传送至微控器,微控器启动编译器,令编译器将键入数据编译成蓝牙格式数据并传送至蓝牙模块;且微控器且启动蓝牙模块,令蓝牙模块以无线方式将蓝牙格式数据传送至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笔记型计算机的大尺寸屏幕及大字键以配合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来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对于年长者及视力不佳的人而言,都是具有极佳的使用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的立体示意图及其使用状态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的矩阵字键模块与处理元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的键盘数据信号传输方块示意图;
图4截取自图3的局部键盘数据信号传输方块示意图一,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开关于第一切换位置时,键盘数据信号处于一般笔记型计算机的字键处理传输方块示意图;以及
图5截取自图3的局部键盘数据信号传输方块示意图二,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开关于第二切换位置时,键盘数据信号处于蓝牙无线传输的方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笔记型计算机
10-中央处理器
15-屏幕
20-键盘本体
21-键盘模块
21A-字键
21B-矩阵字键模块
21C-处理元件
22-切换开关
30-蓝牙调控器
31-切换开关电路
32-微控器
33-编译器
34-蓝牙模块
40-可携式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双用嵌入式蓝牙键盘,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型计算机1包括:键盘本体20,其包括:键盘模块21,及切换开关22,其位于键盘本体20右上角位置;中央处理器10,其组设在笔记型计算机1内;蓝牙调控器30,其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1内的电路板上;及屏幕15,其组设在键盘本体20的后端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4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