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热发电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8242.1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贻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贻方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03G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发电 空调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领域的发电空调系统,尤其是完全利用地热进行发电及制冷制热的地热发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了能源领域的热题,鉴于此,可再生能源由于储量丰富,并可循环再生,其应用前景极为光明,开发应用价值备受关注。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地球本身蕴含着的巨大能量,完全可以共给人类循环使用,因此地热能便是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地热能是更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这让人们相信地热能可以作为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的最佳替代能源,并且地热能确实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蕴藏丰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不产生危害。
然而,美国的地热能使用仅占全国能源组成的0.5%。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现有的地热系统每年只采集约3000兆瓦能量,而保守估计,可开采的地热资源达到10万兆瓦。相关专家指出,倘若给与地热能源相应的关注和支持,在未来几年内,地热能很有可能成为与太阳能、风能等量齐观的新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热发电空调系统,该系统的根本任务在于高效而充分地利用巨大的地热能源,使其取代传统能源,为发电装置以及各种冷暖设备使用。
本地热发电空调系统用于发电以及制冷制热,其能源完全来自于地热,稳定可靠,可循环再生,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地热发电空调系统包括如下几部分:暖气设备、溴化锂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地热交换器、抽水井、回水井、地热水循环系统,其中,地热水循环系统连续从抽水井抽水,并在回水井回水,地热水循环系统的上游通过地热交换器和制热管道接暖气设备,中游通过地热交换器和制冷管道接溴化锂机组,下游通过地热交换器和发电管道接汽轮发电机组,制热时可以直供,制冷时偶合溴化锂机组,闲余时进行温差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能量完全来源于巨大的地热能,通过地热水循环系统连续的抽水与回水过程,热量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制热、制暖、发电三个单元,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地热能量,在发电以及制冷制热的同时,一次性解决了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地热发电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暖气设备;2,溴化锂机组;3,汽轮发电机组;4,发电管道;5,制冷管道;6,制热管道;7,地热交换器;8,地热水循环系统;9,抽水井;10,回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所示具体实施例中,该地热发电空调系统包括如下几部分:该地热发电空调系统包括如下几部分:暖气设备1、溴化锂机组2、汽轮发电机组3、地热交换器7、抽水井9、回水井10、地热水循环系统8,其中,地热水循环系统8连续从抽水井9抽水,并在回水井10回水,地热水循环系统8的上游通过地热交换器7和制热管道6接暖气设备1,中游通过地热交换器7和制冷管道5接溴化锂机组2,下游通过地热交换器7和发电管道4接汽轮发电机组3。
上述的发电空调系统,制热管道6内循环物质为热气、制冷管道5内循环物质为水、发电管道4内循环物质为低沸点物质,如氟利昂。
上述的发电空调系统,其地热水循环系统8外侧包有保温材料,其中伸入抽水井9和回水井10部分的的管道包有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井底管道口含有过滤装置。
上述的发电空调系统,各地热交换器7都有严密的保温外壳。
上述的发电空调系统,其地热水可采用中温地热水田中的地热水,其温度为90-150℃。
上述的发电空调系统,各机械设备驱动所需电能由汽轮发电机组3提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贻方,未经杨贻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