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袋式离心分离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8495.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孟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1/00 | 分类号: | F16C41/00;F16L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 分离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袋式离心分离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因成分血具有治疗效果显著、输血不良反应率低、节约血源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目前,用于血液成分采集的分离机种类繁多,其中以袋式离心分离的器具应用最为普遍。在袋式离心分离器中,通常使用轴承作为高速旋转的支撑部件。由于轴承具有摩擦系数小、极限转速高的特点,使得血液分离采集的离心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离心速度的提高也对轴承和高速旋转的软管之间的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嵌套螺母将轴承固定在软管上。由于嵌套螺母在轴承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轴承与软管发生脱落,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袋式离心分离器的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固定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轴承从软管上脱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袋式离心分离器的固定装置,包括深沟轴承,所述深沟轴承的尾翼上设置有卡箍。
所述深沟轴承包括外圈、滚珠、保持器和带尾翼的内圈。
所述卡箍设置在内圈的尾翼上。
所述卡箍包括:外侧重叠部和内侧重叠部相互重叠形成的环状的卡箍本体、设置于外侧重叠部上成立起状的耳部、设置于外侧重叠部的圆周方向前端部和耳部之间的卡合孔、设置于内侧重叠部与卡合孔相配合的卡合爪、设置于内侧重叠部顶端的舌形延伸部、设置于耳部与卡合爪之间与舌形延伸部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卡合孔为一组或多组。
本实用新型将深沟轴承放置在软管上,同时通过卡合孔与卡合爪相互配合,将卡箍固定在深沟轴承的内圈的尾翼上。卡箍上的耳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收紧并拢,同时带动舌形延伸部向内侧运动,并最终进入凹槽中,实现深沟轴承与软管的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密封设计,能够使软管表面均匀受力。同时,卡箍采用宽窄设计,能够使卡紧力更加的的集中,固定的效果更好。设置在卡箍上的耳部具有热胀补偿功能,能够使软管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改变得到补偿,从而使管件始终处于良好的被密封及紧固状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质量较轻,易安装,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密封设计,实现360度无极连接,能够使软管表面均匀受力;
3、本实用新型的卡箍采用宽窄设计,能够使卡紧力更加的的集中,从而提高固定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卡箍设置有耳部,耳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收紧并拢,同时带动舌形延伸部向内侧运动,并最终进入凹槽中,实现深沟轴承与软管的紧密连接,同时,耳部能够起到热胀补偿功能,能够使软管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改变得到补偿,从而使管件始终处于良好的被密封及紧固状态;
5、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沟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展开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为深沟轴承,101为外圈,102为滚珠,103为保持器,104为内圈,200为卡箍,201为卡箍本体,202为耳部,203为卡合孔,204为卡合爪,205为舌形延伸部,206为凹槽,301为外侧重叠部,302为内侧重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