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9328.6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箱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之一,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汽车发动机引擎中产生的大量热能,然后流到散热气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而循环不断。通常,冷却水箱的降温是靠风扇的抽吸、汽车在前进行驶时产生的相对风速,使大量的冷空气经空气孔道将流经水管中冷却水的热量吸收,再发散到大气中。如果汽车处于长时间高温状态下行驶,水箱中的高温水因得不到有效的冷却而沸腾且汽化膨胀满出,导致水箱烧坏,最终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冷却水箱的水温,延长冷却水箱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箱包括与汽车发动机相连的水箱a及水箱b,所述水箱a通过循环管与所述水箱b相连,所述水箱a的顶盖部设有水箱盖,所述水箱b的顶盖部设有注水盖及泄压阀。
其中,所述注水盖为可伸缩式盖水盖。
其中,所述水箱a的长为25-65厘米,宽为15-25厘米,高为25-45厘米。
其中,所述水箱b的长为25-65厘米,宽为15-25厘米,高为25-45厘米。
其中,所述水箱a及水箱b为铝质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采用两个子水箱不断循环的方式冷却箱内热水,比普通的冷却水箱的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好。2、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能防止高温水汽满出的现象,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水箱a,2. 水箱b,3. 循环管,4. 水箱盖,5. 注水盖,6. 泄压阀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箱包括与汽车发动机相连的水箱a 1及水箱b 2,所述水箱a 1通过循环管3与所述水箱b 2相连,所述水箱a 1的顶盖部设有水箱盖4,所述水箱b 2的顶盖部设有注水盖5及泄压阀6。
其中,所述注水盖5为可伸缩式水盖。
其中,所述水箱a 1的长为25-65厘米,宽为15-25厘米,高为25-45厘米。
其中,所述水箱b 2的长为25-65厘米,宽为15-25厘米,高为25-45厘米。
其中,所述水箱a 1及水箱b 2为铝质材料。
水箱a 1及水箱b 2是通过循环管3连接的,其中从水箱a 1出来的热水循环管3设于水箱的上方,从水箱b 2出来的经过冷却的冷水循环管3设于水箱的下方。这样水箱a 1中的冷水能由下而上循环,更有效的混合水箱a 1中的热水,也就能有效地降低与其连接的发动机的温度。
水箱a 1的顶盖部设有水箱盖4,平时都是拧紧的,如果冷却水箱出现故障,水箱内的温度过高时箱内压力也会增大,水盖4就能被顶开,这样可以防止箱体及水管的爆裂。
水箱b 2的顶盖部设有泄压阀6,该阀门的压力设定为0.8-1.3Mpa,如果冷却水箱的水温过高,压力超过该设定压力后,所述泄压阀6会自动打开,避免了水箱b 2因压力过大而爆裂。所述可伸缩式注水盖便于往水箱内注水。
所述水箱a 1和所述水箱b 2的长为25-65厘米,宽为15-25厘米,高为25-45厘米,这样的水箱容量所产生的冷量确保了发动机所需的冷量。而且该水箱a 1及水箱b 2为铝质材料,既轻又坚固,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采用两个子水箱不断循环的方式冷却箱内热水,比普通的冷却水箱的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好。2、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箱能防止高温水汽满出的现象,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源增压稳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VVT发动机排气凸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