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震救生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9359.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戚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国强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A62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救生 | ||
1.一种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由抗震材料制成的舱体(1),所述舱体(1)的数量与楼房层数相同,相邻所述舱体(1)上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各所述舱体(1)为空腔柱体,各所述舱体(1)的顶板(2)和底板(3)分别与楼房各层的上、下层板连接,所述舱体(1)高度等于楼层高,所述舱体(1)的内腔设有逃生道(4),所述逃生道(4)由封闭的环形墙体构成或由舱体(1)的内腔壁与隔断墙(5)围成,与所述逃生道(4)位置对应的所述舱体(1)的顶板(2)和底板(3)上分别设有与逃生道(4)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舱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或若干个舱门(6),所述逃生道(4)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或若干个逃生道门(7),所述逃生道(4)的内腔壁安装有爬梯(8),所述舱体(1)与逃生道(4)之间的空间为救生舱(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舱体(1)的顶板(2)和底板(3)分别与楼房各层的上、下层板的钢架构焊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内腔表面及逃生道(4)的内、外壁上分别涂覆有防火保温层(17),在所述防火保温层(17)外表面安装有软缓冲层(16),在所述软缓冲层(16)外表面安装有硬缓冲层(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风格栅(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棱或若干个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一凸棱或第一凹槽(11)位置对应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或第二凸棱(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道(4)的横截面积为可容一人通过的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9)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安全带及生活必需品,所述救生舱(9)内设置有应急线路管路通道(13),所述应急线路管路通道(13)内设有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及水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救生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舱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或卡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国强,未经戚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3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方向盘旋转位置显示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振捣器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