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0012.9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美;余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美美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2;B01D46/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治理,是指用多种技术措施,通过不同途径减少石油损耗、减少有机溶剂用量或排气净化以消除有机废气污染。有机废气污染源分布广泛。为防止污染,除减少石油损耗、减少有机溶剂用量以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和排放外,排气净化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治理途径。
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等。选用净化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县选用费用低、耗能少、无二次污染的方法,尽量做到化害为利,充分回收利用成分和余热。多数情况下,石油化工业因排气浓度高,采用冷凝、吸收、直接燃烧等方法;涂料施工、印刷等行业因排气浓度低,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复合工艺是根据大流量、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特点独创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净化技术。其核心是首先用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高浓度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包含有大量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分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的能量高于气体分子的键能,它们和废气分子发生频繁的碰撞与结合,在电场作用下,废气分子处于激发态,当废气分子获得的能量大于其分子键能的结合能时,废气分子的分子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由单一原子构成的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OH、·HO2、·O等活性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能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无害产物;而且在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中,高频放电所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就能够打开某些有害气体分子的化学键,使之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再利用催化氧化的作用,去除在等离子体电场中分解生成的小分子有害气体,从而达到对废气较为满意的综合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该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充分吸附有机废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治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废气输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废气输气管与预处理装置的进气管相连通,经预处理装置过滤后的喷漆废气顺序通入到催化氧化装置和等离子体降解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等离子降解装置的排气管上设置有通向大气的排放风机。
上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一密闭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由活性炭纤维制成的柱形过滤袋,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内设置有以稀土为载体的催化氧化剂,所述等离子体降解装置的等离子电源和排放风机的变频离心风机由位于电控箱内的控制电路控制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故障率低,运行稳定可靠且费用低,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低浓度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将其浓缩成高浓度的有机废气,便于通过催化燃烧等后续工艺彻底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漆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中:1—喷漆废气输气管,2—预处理装置,3—催化氧化装置,4—等离子体降解装置,5—排放风机,6—柱形过滤袋,7—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废气输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废气输气管1与预处理装置2的进气管相连通,经预处理装置2过滤后的喷漆废气顺序通入到催化氧化装置3和等离子体降解装置4中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等离子降解装置4的排气管上设置有通向大气的排放风机5。
上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一密闭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由活性炭纤维制成的柱形过滤袋6,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内设置有以稀土为载体的催化氧化剂,所述等离子体降解装置的等离子电源和排放风机的变频离心风机由位于电控箱7内的控制电路控制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说明:
(1)、预处理装置
在本方案中,对喷漆废气的预处理采用活性炭纤维过滤袋来截留大部分的粉尘、漆雾、气溶胶以及其它所有的大颗粒物质。
活性炭纤维是一种较新型的高效吸附剂,其微孔范围在0.5~1.4mm,比表面积大,对各种无机和有机气体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其吸附能力比一般的活性炭高5~10倍,以收集5??m以上溶胶有机废气。
本方案中采用活性炭纤维新材料制成12个柱形袋为一组的吸附吸收装置。
(2)、催化氧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美美,未经吴美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0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