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2438.8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喆;闫红梅;张亚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喆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切割 功能 神经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神经剥离器只是简单的由剥离头、手柄、以及连接剥离头和手柄的剥离杆组成。在做手术时,剥离头用于剥离神经或其周围组织,有时也需要将剥离开的组织割断,这样医生就需要用另外的剪刀或者刀来完成这项工作,这就需要两个手术工具共同使用,给手术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 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剥离杆,所述剥离杆的端部连接有剥离头,所述剥离杆为带有内腔的中空管,在所述剥离杆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连接杆,在所述剥离杆靠近手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剥离头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内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位于剥离杆和剥离头连接处的一端与剥离头铰接;所述内连接杆的一端与穿过所述开口的操作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刀片铰接。
在所述剥离杆的内腔内固定设置有定位圆环,在定位圆环和刀片之间的内连接杆上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内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定位圆环上。
在所述剥离杆的内腔内固定设置有定位圆环,在定位圆环和操作杆之间的内连接杆上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内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圆环上。
所述刀片与所述内连接杆的铰接点和刀片与所述剥离头的铰接点的距离为四分之一个刀片的长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的剥离头内设置了刀片,使原有的剥离器具有了切割功能。在医生做手术时,如不需要切割只需要剥离,那么本发明可做为普通的剥离器使用,刀片藏在剥离头内,不会对病人的神经组织造成伤害,非常安全;如遇到需要切割的地方,医生只需要用手推所述的操作杆,刀片就会从刀槽内弹出,完成切割工作,当医生的手松开操作杆后,刀片会自动复位,回到刀槽内。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提高了医生在手术中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位放大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切割功能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刀片;2、剥离头;3、手柄;4、内连接杆;5、剥离杆;6、操作杆;7、定位圆环;8、弹簧;9、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 包括手柄3,手柄3的一端连接剥离杆5,剥离杆5的端部连接有剥离头2;剥离杆5为带有内腔的中空管,在剥离杆5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连接杆4,在剥离杆5靠近手柄3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在剥离头2近手柄3的一侧设置有刀槽9,刀槽9内设置有刀片1,刀片1位于剥离杆5和剥离头2连接处的一端与剥离头2铰接,刀片1与内连接杆4远离手柄的一端铰接,刀片1与内连接杆4的铰接点和刀片1与剥离头2的铰接点的距离为四分之一个刀片1的长度。操作杆6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与内连接杆4近手柄3的一端铰接。
在剥离杆5的内腔内固定设置有定位圆环7,在内连接杆4上设置有弹簧8,弹簧8位于定位圆环7和刀片1之间,且一端固定在内连接杆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圆环7上。
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簧8位于定位圆环7和操作杆6之间,且一端固定在内连接杆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圆环7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医生做手术时,如不需要切割只需要剥离,那么本发明可做为普通的剥离器使用,刀片1藏在刀槽9内,不会对病人的神经组织造成伤害,非常安全;如遇到需要切割的地方,医生只需要用手将操作杆6向剥离头2的方向一推,刀片1就会从刀槽9内弹出,完成切割工作,当医生的手松开操作杆6后,弹簧8会使内连接杆4自动复位,刀片回到刀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喆,未经王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窗式软轴牵开器固定支架
- 下一篇:钩状挑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