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位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3369.2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勤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勤舟 |
主分类号: | G01F23/38 | 分类号: | G01F2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传感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液位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的传感器都需要在不适合电路板工作的介质中采集信号,例如甲醇汽油传感器、腐蚀性物位传感器,有电解效应的介质传感器。由于这些介质的影响,如果将电路板也投入其中,将无法稳定地工作。
公知的,该类传感器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采取分体式结构,传感器总体由传感部件和电路板两大部份组成,传感部件与电路板之间通过较长的引线连接,工作时,电路板位于工作介质以外,仅将传感部件安装在工作介质中,这样的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分体式结构,不能达到现代传感器要求的一体化、小型化、信号处理集成化。
公知的,该类传感器也采用一种整体封闭的方案:将传感部件与电路板全部封装在同一个密闭壳体内,并且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密闭良好的引线,再与上级电路系统连接。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采用一些简单的塑料装置进行安装密封,但是如果在高温高压的液体工作环境中,这样的封装工艺往往导致液体渗透,使得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出现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位传感器装置,实现传感部件与电路板同时放置在检测介质中,传感部件与检测介质接触,而电路板用封闭盒隔离,电路板布置在靠近传感部件的位置,传感信号稳定,检测精确,系统的安全性能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位传感器装置,包括转动轴、导磁片、筒状线圈以及电路板,所述导磁片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上,该导磁片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筒状线圈的空腔内,所述筒状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电路板封装在密闭的密闭盒内,该密闭盒由盒盖与盒底压合而成,在盒盖与盒底的压合成型线上封装有密封锡(5c),在盒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线孔,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导电金属丝,该导电金属丝穿出所述引线孔,且导电金属丝与引线孔之间的间隙烧结有密封玻璃珠。
所述筒状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6根导电金属丝,分别作为电源线、信号线、第一线圈连接线、第二线圈连接线、第一线圈回路线和第二线圈回路线,所述第一线圈串联在第一线圈连接线与第一线圈回路线之间,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二线圈连接线与第二线圈回路线之间。
所述盒盖与盒底的扣合面之间填充有密封层。
所述密封层为高分子密封圈或焊锡膏。
密闭盒的盒体内填充有高分子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传感器装置中的电路板完全封装在一个密闭的金属盒内,该密闭盒采用玻璃烧结、机械压合、弹性体密封、聚合物填充、焊接、封锡等多种工艺进行复合封装,使得盒体的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达到气密级的封闭效果,能有效防止液体及气体的渗透和外部电磁干扰,为传感器长期工作于液体环境中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提高了精确性和稳定性,龙其适用于电磁感应式液位传感器。该封装方式解决了长期困扰传统液位传感器的密封性能和成本问题,为该类传感器向电子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封装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盒盖开设引线孔后的俯视图;
图3是盒盖玻璃烧结后的剖视图;
图4是盒底的俯视图;
图5是盒底的剖视图;
图6是盒盖与盒底冲压后的剖视图;
图7是盒盖与盒底封锡后的俯视图;
图8是盒盖与盒底机械压合边缘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所述方法进行电路板封装的液位传感器装置,包括转动轴1、导磁片2、筒状线圈3以及电路板4,所述导磁片2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1上,该导磁片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筒状线圈3的空腔内,所述筒状线圈3与电路板4电连接,转动轴1的另一端通过轴杆连接浮子,随着液位升降浮子带动转动轴1转动,使转动轴1上的导磁片2旋转,由于导磁片2插入在筒状线圈3中,导磁片2旋转不同的角度,插入在筒状线圈3中的深度则不一样,从而影响筒状线圈3的电性参数,在电路板4上设置相应的参数检测电路,即可将液位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液体液位检测。
如图2-图8所示,所述电路板4封装在密闭盒5内,该密闭盒5由盒盖5a与盒底5b压合而成,在盒盖5a与盒底5b的压合成型线上封装有密封锡5c,在盒盖5a上设置有六个引线孔5d,所述电路板4上焊接有导电金属丝,该导电金属丝穿出所述引线孔5d,且导电金属丝与引线孔5d之间的间隙烧结有密封玻璃珠5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勤舟,未经蒋勤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3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