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机油箱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4467.8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超;李华荣;裴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机,特别是一种通机油箱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机油箱盖主要包括外壳,卡锁座、塑料盘、卡锁片、油箱内盖,外壳与卡锁座通过铆接固定,卡锁座与外壳之间支撑有一塑料盘,塑料盘的下端腔内设有一油箱内盖,卡锁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卡锁片,塑料盘上端设有多条凸筋,凸筋上设置有通气缺口,塑料盘、油箱内盖、卡锁座、卡锁片上分别设有通气小孔,油箱被盖住后,油箱腔内通过这些通气小孔与大气相通。当通机工作时,大气从外壳和卡锁座之间的缝隙依次通过塑料盘、油箱内盖、卡锁座、卡锁片上的通气小孔进入油箱内,补充油箱内的气压,以保证油箱内的汽油能够正常供给通机;当通机停止工作时,油箱内的汽油蒸汽又能够依次通过这些通气小孔,直接排向大气。并且,当通机倾斜角度过大或倾斜时,油箱内的汽油还会沿着这条通气通道流出,不但会造成汽油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汽油的挥发直接排放至大气和倾倒时汽油泄露的问题,许多厂商采用了碳罐和倾倒阀,但是由于碳罐和倾倒阀为各自独立的零件,使得装配较为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汽油泄露的通机油箱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机油箱盖,包括外壳、内壳和位于内壳上端面的内盖,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通过棘轮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在内壳的上部腔室内设置有将上部腔室由外至内分割为第一吸附腔、第二吸附腔和第三吸附腔的隔板I和隔板II,所述在第二吸附腔内设置有油箱盖衬盖,该油箱盖衬盖将隔板II套入油箱盖衬盖内腔,所述在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内均设置有碳粉,在第三吸附腔内设置有泡沫,所述在隔板I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三吸附腔和油箱的通气孔I,在第一吸附腔底部设置有使第一吸附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气孔Ⅱ。
本实用新型在内壳的上部腔室内设置多个吸附腔和在吸附腔中设置可有效吸附燃油挥发气体的泡沫和碳粉,使燃油挥发气体不能进入到空气中。
为了防止通机在倾斜时,燃油从油箱盖中流出,所述在内壳的下部腔室中设置有防倾倒装置。
进一步,所述防倾倒装置包括与隔板I下端面连接的倾倒阀外壳,在倾倒阀外壳内设置有倾倒阀,在倾倒阀上端面设置有与通气孔相对应的凸出球形,在下端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在倾倒阀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带汽油入口的倾倒阀盖板。
为了准确的判断油箱盖在拧紧时,是否拧紧到位,所述棘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壁中部的棘轮齿和设置在内壳外壁上且与棘轮齿相配合的棘轮,所述棘轮与棘轮齿的受力结合面具有斜度。本实用新型中,棘轮为渐开线形状,棘轮从齿尖到根部方向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因棘轮越靠近根部,其变形量越小,避免了棘轮齿顶住棘轮,拧紧到位后棘轮不能跳过棘轮齿。
为了限制外壳与内壳之间的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外壳的内壁中部与外壳为一体且向内突出的凸起、设置在内壳外壁下部上的限位圆周和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限位凸圆,所述限位圆周位于限位凸圆的上端面,所述棘轮齿和棘轮的部分位于凸起下端面。
为了平衡受力,所述限位凸圆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外壳内壁的圆周上。
为了防止碳粉遗漏至油箱或外界,所述在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内均设置有通气垫I和通气垫II,所述通气垫I位于第一吸附腔底部,所述通气垫II套入油箱盖衬盖的凸台上。
为了使燃油挥发气体均匀的进入到内壳的上部腔室,所述在油箱盖衬盖的凸台下端面上沿圆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网格,所述网格的内侧高度低于外侧高度,在网格内均设置有进气孔。
为了使通气垫I与第一吸附腔之间形成整圆周的空腔,以便于气体通道更通畅,在第一吸附腔的底部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筋,所述通气垫I位于支撑筋上。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油箱内的油位,所述油箱盖上设置有油位指示器,所述油位指示器通过连接绳与通气孔连接,所述连接绳可以和油位指示器合成一个塑料成型零件,在其上端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穿入通气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装配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采用它不但能够防止燃油从油箱内泄露,而且在拧紧油箱盖时能够得到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能够防止通机在倾斜时,燃油从油箱内流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拆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棘轮齿和棘轮啮合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