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患者使用的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4549.2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蕴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患者 使用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心内科患者使用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呼吸机是一种传统装置,在医疗机构或应用了较长时间。近几年报道了较多种对呼吸机的改进结构,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或结构欠合理,至今市场未出现能够应用的新产品。呼吸机主要用于缺氧患者,特别是心内科疾病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濒次较高。在临床中,经常出现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对气体的温度比较敏感,特别是冬季,氧气在底温下储存未得到环境温度提高时,对患者的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寒气被吸入人体后,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不适感,并易因冷气刺激加重病情。同时,因抢救患者时需要正常供氧和呼吸机供氧间转换,而这种转换需要人工将湿气瓶中的氧源拔出,再与呼吸机连接,往往延误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患者使用的呼吸装置,它能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氧气的温度,以减轻冷气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防止患者的病情加重,并使普通供氧和呼吸机供氧能够快速转换。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心内科患者使用的呼吸装置,包括湿化瓶,湿化瓶上安装阀体,湿化瓶与氧气源接头连接,氧气源接头与呼吸机连接管连接,呼吸机连接管外壁上安装第一碳纤维加热丝,第一碳纤维加热丝外周安装第一防护套,呼吸机连接管上安装呼吸机接头,湿化瓶与氧气输出管连接,氧气输出管上安装流量阀,氧气输出管的外壁上安装第二碳纤维加热丝,第二碳纤维加热丝外周安装第二防护套,氧气输出管与氧气输出接头连接,第一碳纤维加热丝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分别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呼吸机接头内安装第一加热开关,第二防护套内安装第二加热开关,第一加热开关和第二加热开关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控制器连接。第一加热开关的结构为:在壳体内安装限位板,限位板将壳体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限位板上开设通孔,导柱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壳体的上腔体,导柱位于壳体上腔体一端头安装第一导片,导柱另一端与第一按键连接,第一按键穿过壳体和第二防护套位于第二防护套外侧,导柱上安装挡块,在挡块和限位板之间安装弹簧,壳体上顶面内壁安装第二导片,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分别与导线连接。阀体上分别开设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对温度较低的氧气进行加热,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温度,从而避免了低温氧气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并避免了因刺激而加重病情的现象,能够使普通供氧与呼吸机供氧快速转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加工与安装,并且使用安全系数极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5是湿化瓶,湿化瓶5上安装阀体27,湿化瓶5与氧气源接头6连接,氧气源接头6与呼吸机连接管9连接,呼吸机连接管9外壁上安装第一碳纤维加热丝3,第一碳纤维加热丝3外周安装第一防护套7,呼吸机连接管9上安装呼吸机接头11,湿化瓶5与氧气输出管21连接,氧气输出管21上安装流量阀2,氧气输出管21的外壁上安装第二碳纤维加热丝8,第二碳纤维加热丝8外周安装第二防护套10,氧气输出管21与氧气输出接头4连接,第一碳纤维加热丝3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8分别与加热控制器12连接,呼吸机接头11内安装第一加热开关24,第二防护套10内安装第二加热开关23,第一加热开关24和第二加热开关23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控制器12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加热开关24的结构为:在壳体25内安装限位板16,限位板16将壳体25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限位板16上开设通孔,导柱15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壳体25的上腔体,导柱15位于壳体25上腔体一端头安装第一导片17,导柱15另一端与第一按键13连接,第一按键13穿过壳体25和第二防护套10位于第二防护套10外侧,导柱15上安装挡块14,在挡块14和限位板16之间安装弹簧22,壳体25上顶面内壁安装第二导片18,第一导片17和第二导片18分别与导线连接,这种开关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体27上分别开设第一导线通道19和第二导线通道20,导线设置在通道内,便于导线安装,并便于延长导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蕴,未经王志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