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烟叶增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5094.6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坤;赵智平;谢玉伦;陶铁托;娄筱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艳坤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烟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烟叶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利用蒸汽对烟叶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其结构形式较多,目前常见的主要有三种结构型式:一种是牛角形对喷式,其结构是增湿水与蒸汽在牛角形的喷管中进行混合,在出口处形成对喷,使水珠进一步雾化;另一种是喷射器结构,蒸汽穿过拉瓦尔喷嘴,增湿水从吸入口进入,然后混合物穿过扩散管,扩散管出口可以加装螺旋片;第三种形式是蜗壳式,增湿水从内芯喷射而出时,受到外围两层蒸汽的切割、雾化,从而达到汽水混合充分的目的。
第一种结构型式,增湿水的压力不能低于0.3MPa,因此通常需要增加一台增压泵,同时蒸汽和增湿水对喷的型式虽然简单,但汽水雾化不充分,增湿水浪费较大。
第二种结构型式,亦称为汽水引射型加潮器,其不足是:(1)汽水混合不充分:高速喷射的蒸汽引射增湿水后,二者在瞬时短距离内,不可能充分交融混合,因此造成大量的增湿水以明水形式喷出,汽水雾化程度较差。(2)增湿水从一处呈股状进入,汽水混合不充分。
第三种结构型式中,增湿水从紧连的两层蒸汽幕中穿过,汽水混合不充分,混合汽温度较高,出口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汽、水混合均匀,雾化细微、增湿水利用充分的新型烟叶增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烟叶增湿装置,含有初级混合器、二次雾化器和旋流对撞装置,所述初级混合器位于二次雾化器的进口端,所述旋流对撞装置位于二次雾化器的出口末端。
所述初级混合器为汽、水初级混合器,增湿水从径向进入初级混合器形成水幕;蒸汽从轴向进入初级混合器,经收缩或缩放后从水幕穿过,有助于增湿水的引射和充分混合。
所述二次雾化器是一个缩放形扩散器,混合汽进入该结构后,再次与直接进入的蒸汽进行混合;蒸汽穿过初级混合器的环形截面时,速度增加,压力降低,对初级混合汽具有引射和混合效果;如果改变初级增湿水的进入量,可以改变混合蒸汽的温度。
所述旋流对撞装置为两个离心旋流装置,混合蒸汽在喷出二次雾化器后,分两路进入离心旋流装置,两个离心旋流装置的出口相对,实现混合汽的终极对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增湿水从径向进入初级混合器形成水幕,上游轴向来的一部份蒸汽穿过水幕后进入初级混合器,与增湿水进行强制混合;上游轴向来的另一部分蒸汽在初级混合器外围喷射而过,与初级混合汽在二次雾化器的缩放形扩散器中再次强制混合,有助于增湿水的引射和充分混合,利用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中,旋流对撞装置为两个离心旋流装置,出口相对,汽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由于不同的密度导致了旋流速度不同,因此汽水在离心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出口的对喷结构增加了汽质的细微雾化程度,实现了混合汽的终极对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中,1-初级混合器,2-二次雾化器,3-旋流对撞装置,4-增湿水,5-蒸汽。
一种新型烟叶增湿装置,含有初级混合器1、二次雾化器2和旋流对撞装置3,所述初级混合器1位于二次雾化器2的进口端,所述旋流对撞装置3位于二次雾化器2的出口末端;所述初级混合器1为汽、水初级混合器,增湿水4从径向进入初级混合器1形成水幕;蒸汽5从轴向进入初级混合器1,经收缩或缩放后从水幕穿过。
所述二次雾化器2为缩放形扩散器,混合汽进入该结构后,再次与直接进入的蒸汽进行混合;蒸汽穿过初级混合器的环形截面时,速度增加,压力降低,对初级混合汽具有引射和混合效果;如果改变初级增湿水的进入量,可以改变混合蒸汽的温度。
所述旋流对撞装置3为两个离心旋流装置,两个离心旋流装置的出口相对,汽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由于不同的密度导致了旋流速度不同,因此汽水在离心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出口的对喷结构增加了汽质的细微雾化程度,实现了混合汽的终极对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艳坤,未经吴艳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5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