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排气限液面贮液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5466.5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邹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33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液面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排气限液面贮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国内各医疗机构临床单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吊瓶和袋式输液器,主要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软管、空气过滤器、上软管、开关、贮液容器、中软管、乳胶帽、滴管、滴斗、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组成,其使用过程中应先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容器中,关闭流量调节器,使贮液容器内接受所需量的药液后,关闭上部开关,再与普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样,在没有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前,需排除输液管内空气。其通常有两种人工方法:一是将瓶塞穿刺器插入倒挂的输液瓶塞后,使滴管在下出液口在上方排除滴斗内空气,待滴斗内充入滴斗一半后使其垂直即可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另一方法是将流量调节器关闭,捏压滴斗使其吸入药液至滴斗约1/2至2/3处后,慢慢打开流量调节器,也可避免产生大量气泡。但这两种方法都要耗去医护人员的很多时间,如在操作时稍有不当,医护人员则要放流一定量的药液去排除气泡,这样给医护人员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排气限液面贮液输液器,能在预先将一定量的药液流放置贮液容器内后,快速使药液自动下液、自动排除滴斗内空气瓶使液面自动停止在一定高度,打开流量调节器后,能使无气泡的药液能迅速进入输液软管内,从而减除了医护人员在常规输液前需将滴斗倒置排除滴斗内空气或捏压滴斗吸入药液进入滴斗内并进行排气的工作量,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节省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软管、空气过滤器、上软管、开关、贮液容器、中软管、乳胶帽、滴管、滴斗、自排气装置、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组成,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套于瓶塞穿刺器上,瓶塞穿刺器、排气软管、空气过滤器顺序连接,瓶塞穿刺器、上软管、贮液容器、中软管、滴管、滴斗、自排气装置、下软管、药液过滤器顺序连接,开关和流量调节器分别套于中软管和下软管上,乳胶帽套于滴管的加药口上,静脉输液针的针座套接于药液过滤器的锥头上,其特征在于:贮液容器可以是吊瓶或是袋体,自排气装置由排气底座、空气过滤膜和空气塞组成,滴斗上端插入滴管并密合,滴斗下端插入自排气底座并密合;排气底座分别设有出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排气底座插入滴斗内的顶部可设为一斜面;出液通道的上部侧面可设有至少一条的进液槽,进液槽的长度自离与滴斗内腔接合处起为0~30mm;排气底座的排气通道的顶部封闭,排气通道顶部侧面设有一进气口,排气通道底部设有一缓冲区;排气通道底部装配有一空气过滤膜,此膜具有阻水功能,可通过热合粘接在排气通道底部的缓冲区端部,或通过空气塞挤压粘合在排气通道底部设有的缓冲区的端部;瓶塞穿刺器、排气软管、空气过滤器顺序连接部分,可由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代替;吊瓶上部可设有一密封加药装置和排气装置;袋体上部可连接一密封加药装置;空气塞上有一可翻盖,翻盖上有一内塞使用前处未塞入状态,输液速度大于50ml/min时应塞紧内塞;吊瓶和袋体上附有容量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与临床上常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吊瓶和袋式输液器相比,在滴斗的下端出液口处连接了自排气装置,自排气装置由排气底座、空气过滤膜和空气塞组成,排气底座分别设有出液通道和排气通道,使用时,先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容器中,关闭流量调节器,使贮液容器内接受所需量的药液后,关闭上部开关,打开自排气装置上的空气塞盖,由于吊瓶上的排气装置和自排气接头与大气相通,以及吊瓶内的液压差,使吊瓶内的药液快速自动流至滴斗内,随着液面的升高,药液将滴斗内的空气从排气通道顶部侧面的进气口进气,经排气通道、空气过滤器膜和空气塞口排出,当药液升至浸没进气口后进入排气通道至空气过滤膜,因空气过滤膜具有阻止水流出的功能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液面也将不再上升停留在排气底座顶部(约为滴斗长的2/3处);药液注入滴斗内只需3-5秒,打开流量调节器后,暂存在滴斗内的无气泡的药液能迅速进入到输液软管内,医护人员无需对输液器进行排气,也缩短了原排气时间(原排气时间至少需20~30秒),从而减除了医护人员在常规输液前需将滴斗倒置排除滴斗内空气或捏压滴斗吸入药液进入滴斗内并进行排气的工作量,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自排气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切面示意图;
图4为自排气装置的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自排气限液面袋式输液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5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麻醉用气管内照明装置
- 下一篇:智能红外感应控制喷雾消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