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7288.X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成晔君;黄显辉;李春生;高旭升;徐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17/00;E21B33/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测试 工艺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勘探、开发的地层测试领域中一种地层测试工艺管柱,特别是一种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油田勘探、开发的地层测试领域中,目前油田对地层测试工艺主要延用美国江斯顿早期生产的MFE测试器,测试过程中,经常出现测试器换位机构损坏、开关井操作过程中提松封隔器和地层压力过高推动封隔器上蹿的问题,甚至导致返工的出现,既增加了施工费用,又延长了试油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开关井操作过程中提松封隔器和地层压力过大引起封隔器上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该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封隔器封隔器坐封后便被机械锁紧器锁定,确保测试过程中封隔器密封严密,获得优质准确测试资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包括油管、测试器、剪销封隔器、电子压力计、筛管、盲接头、卡瓦封隔器及监测电子压力计,剪销封隔器、电子压力计、筛管、盲接头、卡瓦封隔器及监测电子压力计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的测试器、剪销封隔器间连接机械锁紧器。
所述的机械锁紧器两端分别为上接头及下接头,上接头下端连接芯轴,芯轴上端外部台阶下置有上锥体,在上锥体外部套有卡瓦套筒,卡瓦套筒与芯轴间置有上锥体的椎体头部、楔块,楔块为一环形体均分为三块,楔块外表面中心径向开有槽,槽内置有环形拉簧将三块楔块连接置于芯轴外部,楔块的槽上部的内外表面为斜面,每个楔块外部置有卡瓦,上锥体的椎体头部的斜面与楔块的内部斜面对应接触,楔块的外部斜面与卡瓦的内表面对应接触,卡瓦的外表面设有的卡瓦槽内置有卡瓦弹簧,卡瓦弹簧外端抵于卡瓦套筒内壁上,卡瓦的卡瓦牙对应的卡瓦套筒处有开口;楔块的底面置于芯轴套接的阀外筒上,所述的阀外筒内腔上端及下端有上凸台及下凸台,上凸台及下凸台的内壁分别紧靠芯轴,阀外筒的上凸台及下凸台间构成油室,油室内壁有凸台,凸台上部腔室的内径与下部腔室的内径差为正数;阀外筒内芯轴的上台阶及下台阶间置有阀,下台阶位于下凸台上部,阀外筒下
端连接下接头。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锁式地层测试工艺管柱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封隔器坐封后便被机械锁紧器锁定,确保测试过程中封隔器密封严密,获得优质测试资料。开关井操作不会发生封隔器提松或地层压力推动封隔器上移及损坏换位机构问题,不会因操作失误导致测试失败,测试一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直观。开关井操作上提悬重可超过“自由点”6吨左右保证封隔器密封可靠,不必担心上提不到位损坏换位机构及上提多了会提松封隔器,非测试人员也可操作。测试工艺管柱简单、安全,管柱中不需要使用钻铤、尾管等辅助加压工具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封隔器提松。封隔器密封严密,测试资料准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械锁紧器的卡瓦未锚定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芯轴,3-卡瓦套筒,4-上锥体, 5-卡瓦,6-卡瓦弹簧,7-楔块,8-阀外筒,9-阀,10-下接头,11-上台阶,12-下台阶,13-下凸台,14-上凸台,15-拉簧,16-油管、17-测试器、18-剪销封隔器、19-电子压力计、20-筛管、21-盲接头、22-卡瓦封隔器,23-监测电子压力计,24-机械锁紧器,25-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