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7701.2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任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锦波 |
主分类号: | B63C9/115 | 分类号: | B63C9/11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10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护帽且柔软度较好的救生衣。
背景技术
人们在游泳或是海上作业时,为了安全起见需穿上救生衣。市场上的救生衣多为充气式的,这种救生衣携带方便、重量轻,但其缺点为:容易被刺破漏气、不安全、制造复杂,价格高等;市场上另一种为泡沫浮力式救生衣,这种救生衣内的浮力体多为大片状的泡沫体,质地较硬、柔软度不够,穿在身上行动不便。有时候作业者为了作业方便脱掉救生衣,此时若有突发事故就十分危险,且上述两种救生衣没有保护头部的装置,在大风浪时,头部裸露在水面上,容易受到水面漂浮物的撞击和浪花的拍击,导致眼和口鼻进水从而影响视觉/降低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泡沫救生衣柔软度不够、没有头部防护装置、影响作业的缺点,提出一种柔软度较好、具有防护帽的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救生衣,包括左前襟、右前襟以及与左前襟、右前襟形成两臂孔的后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右前襟和后背内分别填充有至少一片状泡沫浮力体,该泡沫浮力体正面或/和反面形成有沿横向或/和纵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直线切口。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上设有防护帽,该防护帽内填充有所述片状泡沫浮力体。
进一步地,所述切口深度为所述泡沫浮力体厚度的50%-75%。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帽上设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魔术贴或按扣。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浮力体正反面设有横向和纵向间隔分布的直线切口,将片状的泡沫浮力体切割为多个相连的小片状浮力体,使得填充该浮力体的救生衣具有更好的柔软性,穿着更为舒适;后背上还设有防护帽,防护帽内填充上述泡沫浮力体,长时间在水中工作时,头部可枕着防护帽在水面休息,有风浪时,将防护帽套上,可很好的遮挡浪花,不需要防护帽时,可通过固定件将防护帽收拢在后背上,不影响工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浮力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救生衣,包括左前襟1、右前襟2以及通过固定带连接左前襟1、右前襟2形成两臂孔的后背3,左前襟1和右前襟2之间通过固定带6连接且与后背3围成有颈口。左前襟1、右前襟2和后背3内分别填充有片状泡沫浮力体4,该泡沫浮力体4正面沿横向和纵向间隔分布有直线切口5,且泡沫浮力体4反面上沿横向和纵向间隔分布有直线切口5,切口5深度为泡沫浮力体厚度的50%-75%,将泡沫浮力体分割成多个相连的小片状浮力体,使得填充有该浮力体的救生衣具有很好的柔软性,穿着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在后背颈口上设置有防护帽7,该防护帽7内填充有片状泡沫浮力体4,防护帽上设有还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是魔术贴或按扣等(图中未标出),当不需要防护帽时,通过该固定件将防护帽收拢于后背上。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锦波,未经任锦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池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桌面办公打印机芯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