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7794.9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悦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3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储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将太阳的辐射热以水为媒介进行高效的收集、传输及安全储存备用的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目前所利用的太阳能,还远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和实现可利用的水平。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是由真空玻璃管的胎管收集太阳辐射并加热煤介水,由集热管与储热器直连将热水存于顶端的储热器。这种由一个端开通的胎管进行冷热交换降低了热收集和传输的效率,同时储热器必须高悬增加了制作成本和安装难度,对安装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还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申请号为“200520089851.4”,公开号为“ 2791551”的 中国专利公开了“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太阳能、管路简单的太阳能集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热水箱,其结构要点是热水箱的热管同支架上的斜向设置的太阳能集热管相连;热管外为保温层。此发明安装和使用很不方便,对安装环境要求高,集热效率不高,不利于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开通的真空玻璃管收集太阳辐射热,管内被加热的热水输送到储热器储存备用,并形成高效的热、冷水对流传递;利用保温弯管、三通管、直管可将单根集热管并联使用,设计合理、结构安全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对安装环境要求不高,且生产工艺也简单,可形成标件批量生产,易于推广和普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包括集热管、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为两端开通,所述集热管两端分别通过低温直管和高温直管与储热器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所述集热管包括外管、胎管,胎管设置在外管内,胎管内设有导流管,胎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带。
所述胎管表面涂有集热膜。
所述集热管通过保温弯管分别与低温直管和高温直管连通;同时低温直管和高温直管之间还通过三通管连接有集热管。
所述集热管至少为2根。
所述保温弯管、三通管、低温直管、高温直管的连接方式为插接、热接、丝接。
所述储热器还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开通的真空玻璃管收集太阳辐射,管内形成热、冷水的高效对流传递的回路;设计合理、结构安全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对安装环境要求不高,且生产工艺也简单,可形成标件批量生产,易于推广和普及。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集热管中设有真空带,可以有效的阻止热传导,防止热量散失。
3、本实用新型采用胎管表面涂有集热膜,可以增加辐射热的收集效率,同时对管内的水进行传导加热。
4、本实用新型采用集热管通过保温弯管分别与低温直管和高温直管连通,使用保温弯管使得连接稳定,方便检修。
5、本实用新型采用保温弯管与直管连接,集热管与保温弯管连接,低温直管和高温直管之间还通过三通管连接集热管;集热管至少为2根;与储热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达到高效率的热收集、传储存;同时还可采用此方法增加集热管的数量,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6、本实用新型低温直管、高温直管、保温弯管、三通管的连接方式采用插接、热接、丝接,可根据材质需求选择不同方式,安装方便。
7、本实用新型采用储热器还设有排气孔,可以很好的起到散热的作用,防止储热器因内部蒸汽膨胀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集热管,2、储热器,3、高温直管,4、低温直管,5、外管,6、胎管,7、真空带,8、保温弯管,9、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包括集热管1、储热器2,所述集热管1为两端开通,所述集热管1两端分别通过低温直管4和高温直管3与储热器2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热管1包括外管5、胎管6,胎管6设置在外管5内,胎管6内设有导流管,胎管6与外管5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带7。
如图1所示,所述集热管1通过保温弯管8分别与低温直管4和高温直管3连通;所述储热器2还设有排气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悦,未经何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管壁厚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电磁震荡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