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一体式术中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8600.7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刘明永;赵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气一 体式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液气一体式术中吸引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高频电刀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高频电刀的使用虽然有利于控制出血,但是却产生了大量难闻的废气和烟雾。已有研究证实,高频电刀烧灼组织所产生的废气属于有毒废气,长期吸入会对医务人员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而烟雾遮挡视线,影响手术操作。所以,及时、彻底的排除术中废气和烟雾相当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高频电刀烧灼产生的废气不易消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气一体式术中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和负压提供装置,其改进在于:在吸引器上设置吸气管,吸气管的出气端与负压提供装置连接;吸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吸引器的中部;负压提供装置分别向吸引器和吸气管提供不同的负压。
在吸引器上设置有侧孔,侧孔与吸引器内腔连通。
吸气管直径0.5~0.8cm。
吸气管的进气端与吸引器的进液端相隔15c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同时实现术中液体、废气烟雾的排除,而避免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液端1、负压提供装置2、吸气管3、进气端3-1、侧孔5。
具体实施方式
吸引器1是一种手术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其结构一般由吸头部、握持部和塑料管组成,吸头部直接与术区接触,清除术区出血,辅助显露切口;吸头部通过塑料管与负压提供装置2连接,握持部设置在吸头部末端靠近与塑料管连接的位置。
吸引器无法直接用于吸收气体,因为,为了避免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吸引器为吸引头提供的负压较低,无法吸走气体;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结构的吸引器:在吸引器上设置吸气管3,吸气管3的出气端与负压提供装置2连接(通过塑料管或其他管体类材料);吸气管3的进气端3-1位于吸引器的中部,避免吸气管3内的强负压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可使吸气管3的进气端3-1与吸引器的进液端1相隔15cm以上;负压提供装置2分别向吸引器和吸气管3提供不同的负压,吸气管3需要的负压较大,才能将气体快速吸走。
在吸引器上设置有侧孔5,侧孔5与吸引器内腔连通,侧孔5的封闭和开启可以在小范围内调节吸引器内的气压,使用时可由手指来完成封闭开启操作。
为了快速吸走气体,吸气管3直径为0.5~0.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8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术中深部照明、吸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向孕妇宫腔中补充羊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