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大功率无极紫外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124.0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柴国生;刘荣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54;H01J6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功率 无极 紫外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无极放电原理所制成的高效、超大功率紫外线光源。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环保工程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用于水处理及消毒杀菌等方面的紫外线光源应用日益扩大,但是传统紫外线灯一般功率最大为300W,辐射强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紧凑微波无极紫外线灯装置。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以单个激励器结构取代现行波导加谐振腔结构的无极紫外线灯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超大功率无极紫外线灯,包括磁控管、激励器以及填充有气体介质的灯管,激励器上设有微波输入口和微波输出口,磁控管的微波发生部位伸入到激励器的微波输入口内,特别地,灯管的至少一端通过激励器的微波输出口而插入至激励器内部。
无极紫外线灯的工作原理如下:磁控管产生微波,微波经激励器收集和反射后,从微波输出口馈出,微波透过灯管并使灯管内部的气体介质激烈运动,从而可以发出紫外线光。
本实用新型令灯管插入至激励器的内部,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灯管的紫外线光照亮度。与现时普通的无极紫外线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紫外线灯仅采用简单、紧凑的结构,便能大幅提升灯管的发光效率。
为使得在进行大规模生产时,灯管插入至激励器内的插入深度v能保证一致,可在灯管插入激励器的相应端设置限位脚。在灯管插入至激励器时,限位脚直接到达激励器的底部,当限位脚的高度与灯管的插入深度v相匹配时,即可保证各成品灯都有相同的技术参数,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紫外线灯,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结构:1)灯管的一端仅对应一个激励器和一个磁控管;2)灯管的一端对应一个激励器和一个磁控管,灯管的另一端对应另一个激励器和另一个磁控管。以上两种激励器和磁控管的分布结构,可以根据灯管的功率和长度而进行选择。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管通常为细长的形状,其长度可以在1200mm~3000mm之间,灯管机械强度的不足会使得灯管容易断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灯管的外部套上石英玻璃外套,并在灯管与石英玻璃外套之间设置支撑件以保护灯管。由于在发出紫外光的同时,在灯管的附近会产生臭氧,因此设置有石英玻璃外套的无极灯,其石英玻璃外套的内部空间最好与外界隔绝,这样石英玻璃外套即可作为臭氧产生及收集的容器。通过在石英玻璃外套上设置臭氧输出口,能够提供臭氧输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光效高、极限功率大,可从数百瓦到数千瓦、结构紧凑、经济实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激励器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灯管与激励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灯管与激励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磁控管;2-激励器;21-微波输入口;22-微波输出口;3-灯管;31-限位脚;4-石英玻璃外套;5-支撑件;6-连接法兰;7-玻璃外套支撑架;8-弹簧;1’-磁控管;1”-磁控管;2’-激励器;2”-激励器;3’-灯管;4’-石英玻璃外套;6’-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无极紫外线灯由1个磁控管1、1个激励器2和1个灯管3构成,还包括石英玻璃外套4、支撑件5、连接法兰6、玻璃外套支撑架7和弹簧8。
本实用新型的磁控管1采用现时在微波炉领域广泛使用的磁控管即可。
如图1、图2所示,激励器2安装在磁控管1上,灯管3安装在激励器2上。激励器2上设有微波输入口21和微波输出口22,磁控管1的微波发生部位与激励器2的微波输入口21相对,灯管3的一端通过激励器2的微波输出口22而插入至激励器2内部,在灯管3的外部套有石英玻璃外套4。本实施例的石英玻璃外套4呈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石英玻璃外套4通过连接法兰6而定位在激励器2的一个表面上,通过玻璃外套支撑架7而获得固定,此时的石英玻璃外套4的内部空间与外界隔绝。在石英玻璃外套4与灯管3之间,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件用于固定灯管3的支撑件5,支撑件5的数量可根据灯管3的长度而定。在石英玻璃外套4远离激励器2的一端的内部,石英玻璃外套4与灯管3之间设有一个弹簧8,用于对灯管3施加轴向的压紧力,防止灯管3发生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引线框和发光器件封装体
- 下一篇:一种三维鱼类模型的拍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