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767.5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空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5/00 | 分类号: | F03D5/00;F03D7/00;F03D9/00;H02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接式 双向 驱动 风能 动力 系统 | ||
1.一种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连接在做功装置(3)的传动轴(30)两端的两个卷扬机(2、2’);
两个用于在高空收集风能,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分别通过做功绳(10、10’)输出机械能的伞型风力装置(1、1’),做功绳(10、10’)以相同缠绕方向分别缠绕连接在两个卷扬机(2、2’)的卷筒(20、20’);
用于控制两个伞型风力装置(1、1’)在每个工作周期内不同时处于下降阶段而停止输出机械能的中央控制装置(4),中央控制装置(4)分别连接两个伞型风力装置(1、1’)和两个卷扬机(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伞型风力装置(1)还包括:
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做功绳(10)上的控制箱(13)、滑筒(19)、做功伞(11)和平衡装置,控制箱(13)固定做功绳(10)上且无线连接中央控制装置(4);
连接在做功伞(11)的伞形边缘与滑筒(19)之间的若干细绳(18);
用于由控制箱(13)根据中央控制装置(4)发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长度缩短并保持为一个较短的固定长度,并根据中央控制装置(4)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长度变长的伞控制绳(15),伞控制绳(15)连接在控制箱(13)与滑筒(19)之间;
其中,做功绳(10)与地面成一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3)包括:
用于控制伞控制绳(15)的伸长量变化的小卷扬机(131),小卷扬机(131)通过伞控制绳(15)连接滑筒(19);
用于在检测到控制箱(13)到达工作下限位置时,发出第一提示信号以触发中央控制装置(4)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且在检测到控制箱(13)到达工作上限位置时,发出第二提示信号以触发中央控制装置(4)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的位置检测器(132),位置检测器(132)无线连接中央控制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型风力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做功绳(10)上的挡块(12),且挡块(12)位于做功伞(11)与平衡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平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做功绳(10)的顶部末端的升力导引体(16);固定连接在做功绳(10)上的平衡伞(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卷扬机(2、2’)和做功装置(3)之间均连接有单向离合器(5、5’),两个单向离合器(5、5’)的中心轴承(50、50’)的其中一端通过一个联轴器(6、6’)分别与卷扬机(2、2’)的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联轴器(6、6’)分别与做功装置(3)的传动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卷扬机(2、2’)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中,卷扬机(2)包括:连接做功绳(10)的卷筒(20);电磁离合器(21);减速齿轮箱(22);由中央控制装置(4)控制转动的电动机(23);其中,电磁离合器(21)的中心转轴(210)通过减速齿轮箱(22)连接卷筒(20)的转轴(200),且电磁离合器(21)与电动机(23)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串接式双向驱动的风能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伞型风力装置(1、1’)具有相同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空风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空风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7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起动机保护电路